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海军的建设过程及其兴衰起伏,一直都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史学界借助一些官方档案和奏章等史料对其已有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形象在今人眼中也已变得愈来愈加清晰。本文以在晚清海军建设中占重要组成部分的舰船装备、管带(舰长)群体和后勤保障三个问题为纲,结合相关的官方档案和奏章等史料,集中探讨《申报》(1874~1895年间)对它们的关注和认识,以展现当时的民间社会对晚清海军的建设持有一种怎样的心态。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回顾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分析既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阐明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申报》对晚清海军建设之初舰船装备问题的认识:该部分首先描述《申报》有感于日本海军的发展及其侵台行为所带给中国的潜在威胁,呼吁当局购买铁甲战船加强海军建设以固海防。其次,展现它紧随海军建设的步伐,针对自主造船工业的状况,围绕铁甲战船的购买和自造问题和其它媒体展开讨论。第二章:《申报》对海军建设中舰船管带群体的认识:着重分析舰船管带乏人的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部分相关建议。指出晚清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阻碍近代海军学堂之中优秀管带人才迭出的重要原因,而海军学堂毕业人员任职舰船管带后所表现出的劣迹,又削弱了本来有限的管带群体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晚清海军建设的进程。第三章:《申报》对海军后勤保障中相关问题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追踪海军舰船官兵的医疗保障情况及其不足,提出“行军当以医生为先”;其二,报道海军军火供应中存在的弊病,呼吁“经办军火宜惩流弊”;其三,鉴于舰船士兵素质于海军实力强弱的重大关系,认为在其补充和更新上应避免临时招募,而应注重其平日的训练和培养。结语部分:对晚清海军建设中所面对的上述问题,《申报》着重关注,广泛报道,痛陈其中利弊,条陈相关建议。尽管其观点不尽完全正确,但却显示了当时的民众在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所流露出的对海军发展前景的担忧,乃至对国家前途的忧患意识。其相关报道和评论,对主持海军建设的洋务派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