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古代文学的研究,从传播学着手,研究花间词在晚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花间词的传播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其内容也迎合了当时受众的心理,使其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全文根据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来组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一、花间词的编选及传播情况。《花间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选,他就是决定一首词是否能够成为《花间集》中的一员的“把关人”,这位“把关人”是以何种标准来确定花间词的,这里将对此加以分析。花间词人作为一个群体,其词在群体内部也有传播,早期的词人还会对晚期的词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整体上形成了花间词香软绮媚的词风。花间词由于其香软绮媚的词风,既为当时的王公大臣喜爱,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士子文人,歌妓乐工也竞相传唱,大大扩散了其传播的范围。二、花间词传播的社会环境。本章将从晚唐五代时期的整体社会风气、音乐文化的发达以及当时文人文化观念的转变三个大的方面来剖析花间词传播的社会土壤。三、花间词传播的内容分析。传播内容就是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流通的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它是传播活动发生的原动力。花间词整体词风为香软绮媚,以描写女性为主,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成为歌席酒筵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除了艳情词以外,《花间集》中还收录了咏物、咏史、风土、渔隐等题材的词,丰富了花间词内容和艺术风格。四、传播媒介及传播方式及效果的分析。花间词的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主要为歌妓的传播和书面选本的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各有特点,共同促进了花间词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传播。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可将之分为消费型受众、批评型受众、创作型受众,这三种不同的受众对花间词的接受就会出现效果的不同。具体的传播效果又可划分为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三个不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