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小城镇是中国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城镇类型,它的空间形态有明显的特点和厚重的内涵。本文尝试以一种新视角对传统小城镇空间形态的本质特征进行解析,研究如何通过传统小城镇空间形态本质属性的延续,塑造现代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色。文章首先通过研究传统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规律,剖析空间形态的组成特征,总结出传统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共同特性。然后,与孔隙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类比,建立传统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孔隙结构概念和意象模型。最后,探讨传统小城镇空间孔隙结构的现代延续机制。作者借助类型学方法和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形态进行分析。本研究对传统小城镇空间的保护延续具有理论价值,也为建设有传统空间形态特色的现代小城镇提供了借鉴。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内容及方法。第二章传统小城镇空间形态形成及特性:分析形态形成的相关因素和历史阶段,剖析形成中的层次差异。通过对形态的要素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定义表层与深层结构的涵义,总结形态的共同特性。第三章孔隙结构---传统小城镇空间解析:说明提出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说明孔隙概念的由来和组成。进一步对传统小城镇空间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挖掘孔隙结构的内在涵义。第四章传统小城镇孔隙结构的现代延续:分析传统空间形态和现代空间形态的差异和传统空间特色得以延续的条件,提出传统小城镇孔隙结构的现代延续模式,并以木渎镇为例进行具体的应用研究。第五章结语:对研究的阶段和步骤作出总结,阐述文章意义并说明不足。全文约5.3万字,图表13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