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戟属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产于台湾、四川和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3300米草地、山坡、灌丛和疏林内。大狼毒在云南当地作为中药狼毒的一种使用,其根入药,具有止血、消炎、祛风、消肿等功效,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皮肤瘙痒及疥癣等症状,效果良好。为了解其药用物质基础,探索其有效成分,合理开发与使用该药物资源,本课题对大狼毒根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本课题用硅胶、MCI、Sephades LH-20、RP-18等多种分离材料,通过柱层析方法,对大狼毒干燥根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共分离得到40个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其中包括2个新化合物在内的共40个化合物的结构,依次为:2-羟基-1,16(17)-二烯-对映-阿替斯-3,14-二酮(D1)、17-羟基-岩大戟内酯A(D2)、东莨菪内酯(D3)、3,3’-二甲基鞣花酸(D4)、2,2’-二甲氧基-3,3’-二羟基-5,5’-氧-6,6’-联苯甲酸酐(D5)、岩大戟内酯A(D6)、16-0-咖啡酰基-16-羟基十六烷酸(D7*)、岩大戟内酯B(D8)、β-谷甾醇(D9)、咖啡酸十八烷酯(D10)、17-羟基-岩大戟内酯B(Dn)、梓呋新(D12)、白桦脂酸(D13)、magdalenic acid(D14)、羽扇豆醇(D15)、阿魏酸二十六烷酯(D16)、没食子酸(D17)、p-香树脂醇(D18)、伪蒲公英甾醇(D19)、3,3’,4’-三甲氧鞣花酸(D20)、3,3’-二甲醚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D21)、咖啡酸二十烷酯(D22)、十五烷酸(D23)、p-香树脂醇乙酸酯(D24)、短叶苏木酚(D25)、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a-D-阿拉伯糖苷(D26)、对映-阿替斯-3β,16α,17-三醇(D27)、羽扇豆醇乙酸酯(D28)、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D29)、p-胡萝卜苷(D30)、α-香树脂醇乙酸酯(D31)、东莨菪苷(D32)、鞣花酸(D33)、3(R)-3羟基-16-烯-对映-阿替斯-2,14-二酮(D34)、岩大戟内酯E (D35)、(-)-(5E,12E,2S,3S,4S,9S,11S,15R)-15-氧-苯甲酰基-千金烷-5,12-二烯-3-醇-14-酮(D36)、棕榈酸(D37)、蔗糖(D38)、反-4-异戊烯基-3,5-二羟基二苯乙烯(D39)、反式,反式-2’,4’-己二烯二酸-1’-β-香树素酯(D40*)。这些化合物包括了不同碳骨架类型的二萜和三萜类化合物、甾体、苯丙素类、鞣质类及酸性化合物衍生物等多种结构类型。16-O-咖啡酰基-16-羟基十六烷酸(D7*)是新发现的具有长链烷基酸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反式,反式-2’,4’-己二烯二酸-1’-β-香树素酯(D40*)是新发现的齐墩果烷型(β-amyrane type)三萜类化合物;magdalenic acid (D14)是一种eunicellane型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其广泛存在于海洋植物中.此次为首次从大戟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第二次从陆地植物中得到;包括D1、D5、D7*、D10、D12、D14、 D15、D16、D18、D19、D20、D21、D22、D23、D24、D26、D28、D31、D32、D34、 D36、D37、D39和D40*在内的24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大狼毒的根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所分得的新化合物(D7*)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MCF-7及HeLa有微弱的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