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河流中,朗诵艺术是在人类语言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人们借助朗诵,宣传思想,传播信息,也借助朗诵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从古至今,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有声语言的情感表达,都是我国人民对朗诵艺术发展不断实践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各门类艺术的发展,朗诵艺术作为有声语言的艺术的代表形式不断活跃于各个舞台,发挥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古代,朗诵艺术传播的媒介是人的嘴巴和耳朵,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传播媒介的改变。媒介的日新月异,为朗诵艺术提供了大众传播的新路径。在媒介变迁的视域下,对新中国朗诵艺术的发展作出阶段性的总结,重塑朗诵艺术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媒介变迁的视角着手,看待在媒介变迁的环境下,朗诵艺术传受关系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媒介形态和传受关系共变关系思路的整理分析,理顺朗诵艺术传受关系的演变历程,将它们与当前传播的新特征进行对比,得出当下朗诵艺术有效高效传播的新理念。本论文由绪论和四个主要章节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题目的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对近年来有关朗诵艺术和传受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解释了相关概念,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本论文在媒介变迁的视域下,按照不同媒介为主导时期的时间节点来逐一分析朗诵艺术的传受关系。第一章不仅对广播媒介时期朗诵艺术自身的发展做出梳理,也着重分析了在浓厚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朗诵艺术的传受关系。在这一时间,传播效果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传者拥有较大的主动权,而受者只能被动接受。第二章电视媒介时期朗诵艺术的传受关系,通过媒介发展带给朗诵艺术多样表现形式的变革,分析传者和受者关系的发展和改变。电视媒介时期,让朗诵艺术不再局限于声音的艺术,而转变为声画结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相配合的综合表达的艺术。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在表现题材上也更加自由多样。消费文化的背景下,朗诵艺术开始作为“艺术品”被消费,传者和受者的关系进而随之改变,虽然传者依然占有优势,可是受者作为消费者,他们的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开始拥有意见表达的权利。第三章网络媒介时期朗诵艺术的传受关系,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朗诵艺术的传播路径的新形势,传受关系在这一时期发生质的飞跃,“融合”与“互动”成为了核心词,朗诵艺术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和机遇。第四章阐释了朗诵艺术传播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站在艺术传播学的维度分析朗诵艺术的传播价值和理念,结合社会背景,为朗诵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