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课程资源的分布,在我国是不平等的,东西部的差别也比较大,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不平衡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应运而生。从2003年到现在,精品课程建设只开展了6年,才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尤其是建系较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精品课程建设上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本论文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2003年~2007年15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结合对山东师范大学郭根生教授的《摄影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剖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出笔者的观点和看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论文主要采用网上查询、文献查阅等方法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结合实践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研究思路,建立研究提纲,开始论文的撰写。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问题进行剖析,得出结论,阐明观点。本论文主要是以笔者亲自参与制作的山东省精品课程《摄影基础》为基础,同时重点将其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进行比较,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其将来的建设和完善提出笔者的观点和建议。论文第一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概述。首先介绍了精品课程的定义与内涵,进而将精品课程分别与网络课程和开放式网页进行比较,指出二者的异同点和各自的优缺点。接着,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思想,指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与意义。论文第二章主要对2003年~2007年15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首先,对这15门精品课程在“五个一流”、“鼓励措施”和“实验室建设”上进行分析与比较。之后,又对其进行了资源共享与建设和页面设计的分析与比较。接着,将15门课程分为三类——公共基础精品课程、专业基础精品课程、专业技术精品课程,并分别对其进行特色分析,为日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第三章理论联系实际,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省级精品课程《摄影基础》进行分析与展望。文章首先介绍了《摄影基础》的简介和申报过程,之后将其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五个一流”和“资源建设”上进行总体的比较,接着又从一个点上进行分析,将该课程与《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进行更进一步的比较,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了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后续要做的工作,同时也展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