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产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感染疗效的系统评价目的评价HBsAg阳性孕妇孕期免疫接种阻断HBV宫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全面收集与免疫接种阻断HBV宫内感染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s)。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结果分析。
结果:共纳入研究10个,包括2168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主要显示:HBsAg阳性/HBeAg阳性孕妇(即研究孕妇部分HBsAg单阳,部分HBsAg和HBeAg双阳)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总剂量600IU宫内感染率低于空白组(RR=0.42,95%CI=0.21-0.83,P=0.01),新生儿HBVDNA阳性率低于空白组(RR=0.30,95%CI=0.10-0.85,P=0.02),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剂量大于600IU时,宫内感染率低于空白组(RR=0.39,95%CI=0.26-0.58,P(0.00001),新生儿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BsAg和HBeAg双阳性孕妇(即研究孕妇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总剂量大于600IU宫内感染率、新生儿HBeAg阳性率、新生儿HBVDNA阳性率、新生儿率Anti-HBs阳性率与空白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总剂量600IU的一个研究报告的新生儿HBeAg阳性率和新生儿HBVDNA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HBsAg阳性/HBeAg阳性孕妇孕期应用HBIG产前阻断HBV宫内感染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现有证据质量普遍不高,纳入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方法学质量缺陷,提示有发生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前瞻性、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
第二部分:耐药结核快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研究
目的:应用结核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位(MIRU)分型技术研究甘肃省定西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耐药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评估其在结核病预防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在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筛查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有无突变的方法。
材料和方法: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并收集甘肃省定西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和相关病例资料,共收集菌株90株,对其中75株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15株未复苏成功)。收集的所有菌株都采用绝对浓度法在罗氏培养基上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实验。
采用上海华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基因抽提试剂盒提取分枝杆菌DNA,留出部分DNA稀释后用于PCR扩增,其余DNA保存在-70℃。对MIRU12个位点进行分析,使用不同的引物序列分别进行扩增。12个MIRU位点的等位基因位置、重复序列大小以及扩增引物的合成,参考有关文献进行。反应物质包括2×PCR TaqMix10ul,模板DNA 0.5ul(约为5ng),正反向引物各1ul(10um/l),7.5ul灭菌双蒸水,反应总体积为20ul。使用MJ PTC-220扩增仪进行扩增,所有位点的循环条件均为:94℃预变性5min:94℃30sec、58℃ 30sec、72℃1min,共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扩增产物使用含1ug/mlEB的2.5%琼脂糖胶在1×TAE缓冲液中电泳(4-5V/cm约2.5h),使用50bp Ladder或100bp Marker作分子量标志,同时以H37Rv标准株以相同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作对照。使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表1根据各位点扩增产物的大小判断相应MIRU位点的拷贝数。
12个MIRU位点的拷贝数按顺序组成一个12位数字,称为该标本的MIRU基因型,根据基因型是否相同,判断菌株是成簇(Clustered)还是独特型;采用ntsys-pc软件(UPGMA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数字化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算12个MIRU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和MIRU等位基因的分辨率指数(Hunter-Caston Discrimination Index,HGDI);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和传播特征。
此外,我们应用DHPLC技术对其中的46株菌株进行耐药的快速检测,首先PCR技术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而后扩增产物与野生型DNA链形成异源双链,应用DHPLC技术进行分析。DHPLC检测呈不同峰型的菌株各取一株进行基因测序,评价DHPLC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75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自不同的病人,其中男性51人(68%),女性24人(32%),平均年龄38.7岁(范围16-66岁),除6人为少数民族外(5人为芷族,1人为藏族),其余均为汉族。包含多药耐药菌株(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同时耐药)38株。
75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共分为36种不同的基因型。成簇菌株数为50株,成簇率为66.7%,簇的范围为2-16,最大簇的基因型为223325173533,包含16株菌株;12个MIRU位点中的多态性有较大差别,位点26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h>0.6),位点31显示中等程度的多态性(0.3≤h≤0.6),其他位点均显示较低多态性(h<0.3);MIRU等位基因的分辨率指数数(HGDI)为0.94。
应用DHPLC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时发现,标准菌株H37RV株和利福平敏感菌株呈现单一尖峰,存在基因突变的耐药菌株呈现畸形峰形;并且不同基因多态性的菌株表现为不同的峰型,具有相同基因突变类型的菌株表现为基本相同的峰犁。
结论: MIRU基因分型技术简单、快速、有效、低成本,在我国,尤其在卫生资源有限的西部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DHPLC技术具有简便快捷、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重复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一种快速的可以用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检测的很有潜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