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集中探讨了冷战时期,处于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本和泰国的关系。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以冷战为时代背景,按时间发展为经,结合日本-泰国外交关系的重大事件为纬,把对此关系的研究置于美国亚洲冷战政策导致的东南亚地区格局与力量对比变化的史实背景中展开论述。日本和泰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传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南亚。泰国与日本结盟,对美英宣战,保持了国家独立。二战结束后,泰国在美国的庇护下未被定为战败国,保持了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为冷战期间泰国追随美国的亚洲战略奠定了基础;日本战后被美国单独占领,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旧金山和约》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少数媾和”,结束占领体制,与美国订立日美安保同盟,隶属西方阵营,奉行亲美反共的政策。亚洲冷战格局形成后,美国实行遏制中国,争夺对印度支那国家控制权的冷战政策。泰国积极策应美国战略,成为美国在东南亚最亲密的同盟;自朝鲜战争以来,美国使日本成为了其在东亚的战略支撑点。日本在冷战期间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即是依靠、追随美国。日泰两国均依附于美国战略的链条之上。在美国的授意之下,日本与泰国重建外交关系,着手解决了战时遗留的“特别日元”问题,使日泰关系得以顺利发展。这一时期稳固的日泰关系致使日本获取了经济重建急需的资源和市场,使日本经济得以在60年代实现高速成长。’60年代,老挝危机、越南战争导致东南亚地区局势一直处于动荡状态。泰国坚定支持美国的东南亚政策,遂行其军事行动。单独与美国签署《腊克斯-他纳公报》,结成双边同盟,籍此换取美国对其安全保障的承诺。由于两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尤其是不同的外部环境因素加剧了日泰间的经贸摩擦,直接导致了泰国反日、排日的民族情绪高涨,成为这一时期日泰关系的主要矛盾。70年代初,越战结束。美国撤出东南亚,地区力量对比乃至世界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泰国不得不调整随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摒弃强硬的冷战思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成为东盟的引领力量;日本也继中美关系呈现缓和之机,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日本推行“福田主义”,重新定位了日本与东南亚各国的相互关系原则,缓和了日泰间经贸矛盾,着重推行公共外交为引领的合作模式,日泰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90年代,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合作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东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泰关系此一时期更加集中体现为日本渴望参与东盟的各项活动,是为后冷战时期日泰关系的特点。论文除绪论和结语,正文共分六章,近代的日泰外交、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日泰复交、越战期间的日泰关系、日泰关系出现转型、新时期的日泰关系、后冷战时期的日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