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剑龙的小说《金牛河》是21世纪后知青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知青主流文学连绵不断的潜流中的重要一支,在《醉入花丛》因被封杀而沉寂了多年之后,完成了对其的接续,成为知青文学史上的奇特现象。《金牛河》的书写彰显出明显的后现代特质,在中国知青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金牛河》在2007年第4期的《芳草》杂志上发表后,杨剑龙和他的博生学生展开了讨论并整理成题为《岁月如歌记忆似帆——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师生谈》的文章。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与东方出版社中心、《芳草》杂志社联合举办了研讨会,对小说给出了肯定评价。2009年4月29日,上海作家协会举办了研讨会并整理成题为《人生记忆与历史书写》的研讨记录。11月22日,杨剑龙与王鸿生、葛红兵、等学者在上海师范大学就知青运动、知青经历及知青文学这几个主题展开了讨论并整理成题为《一代人成长记忆中的蹉跎岁月》的讨论纪要。此外,独立的研究论文主要有:钱文亮的《知青故事的中国叙述——评杨剑龙的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刘忠的《知青生活的亲历性叙事——评杨剑龙的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梁桂莲的《<金牛河>:质朴中见张力节制中见激情》、彭继媛的《温情回眸,深切思虑——浅评杨剑龙长篇小说<金牛河>》和阎庆生的《<金牛河>的人物塑造与美学格调》,它们主要是从《金牛河》的题材、知青记忆、思想主旨、整体风格、悲剧生存、叙事、人物塑造等微观方面进行开掘;由于金牛河的发表时间和所处的文学环境,将其放在知青文学史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宏观视野下进行观照的不多,目前只有郭小东教授的著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文章《中国表现:知青文学—对青春死亡事件的不同审视与叙写》以及去年10月份新出版的专著《中国知青文学史稿》谈到了这个问题,因此本课题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可以以此从另一层次梳理主流知青文学外暗暗涌动的潜流,探寻知青文学写作姿态的嬗变并重新认识《金牛河》的独特性、文学价值及其在中国知青文学史上的地位,感受其独特魅力。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社会后工业化的产物,是二战之后轰然倒塌的信仰在文学领域的反映,表现出反抗一切、否定一切的决绝姿态。它包括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随全球化传入中国后对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冲击,我们应该借鉴其有益之处,并着力发展适合历史条件的中国当代文学。《金牛河》是杨剑龙对其知青经历的追忆,上承90年代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下启21世纪知青文学的新气象,处于知青文学从90年代现代主义创作向21世纪后现代主义创作嬗变的特殊拐点上。 《金牛河》有着反传统、人性、黑色幽默、互文性和佯谬等五个方面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一、借知青小宋的眼光透视山民和知青的平常人生,采用知青——农民的互文性视角,彻底颠覆了以往居于强势地位的单一的“红卫兵——知青”视角,独特的底层叙事冲击了传统的宏大叙事,细腻逼真地表现了山乡农民的贫穷愚昧、文革的野蛮荒唐和干部特权对人尊严的肆意蹂躏。作者用一种悲悯的情怀俯视着金牛镇上的芸芸众生,以一种冷静客观的笔触和充满温情的方式表达挥之不去的宿命般的悲凉,使得小说更加逼近文学自身。整部小说充满命运的捉摸不透和不可表现之感。二、人性是善恶和美丑的对立统一体,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小宋见证了忠诚、善良和美丽,同时也看到了自私、卑劣与残酷。作者对悲剧的表现方式超越了以往的歇斯底里,趋向平淡,乃是基于人性的真实。而重重悲剧的根源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政治权力对个人权力的全面覆盖和掠夺,文革对人的异化及对人性的撕裂和扭曲。作者层层展现人性的矛盾和复杂,揭示了人性裸露时代人的真实面目,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即他人对自我的异化表现为人对人的统治和道德情感的异化。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罪恶,但在一些人的身上还是闪耀着美好的人性之光,如同黑暗夜空中的点点星光,熠熠生辉。对于江美华、黄书记等看起来十恶不赦的人物,在揭露他们罪恶的同时展现了他们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三、在平淡的笔调中,文革化成一抹荒唐的背影慢慢远去,却又如此真实地发生在底层民众的生活中,让人无处遁形。作者用独辟蹊径的幽默来对抗荒诞,化解苦涩,凸显出了那些狂热的荒唐,自然也就具有了讽刺的力量。四、在《金牛河》中,毛主席语录与最高指示同样被利用了,它是金牛镇权力干部在剥夺个人正当权力时必然要大肆宣读的金科玉律,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相互叠加彰显出小说意义的不确定性,更增添了小说的批判色彩,有一丝戏拟的意味。五、读者看待文革中发生的那些悲剧,似乎显得不合常规,荒谬可笑,然而作者又将一切描写得如此逼真,且入情入理,让人哭笑不得。似是而非的“佯谬”加重了命运的不可表现之感,在平淡中增添了小说的批判力度。 《金牛河》在结构和风格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在中国知青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它对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进行了生动而独特的艺术呈现。八十个超级短小的章节勾连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编织出一幅广阔的生活画卷,独特的结构带给读者清新的阅读体验。运用散点透视的笔法,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清晰的时间性和山水风景画的艺术效果。一些山歌、民谣和风俗更是使小说呈现出浓郁的民间色彩,全篇流溢着一丝清新的乡土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重新认识《金牛河》的文学价值及其与《醉入花丛》的续接这一历史现象,进一步了解知青文学在21世纪的表现,体会知青文学特殊的精神气质。文学只有保持多维度的想象力,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