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我国古代文论中“味”这个范畴形成及发展的历程,以把握“味”丰富完整的美学内涵。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味”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从饮食文化领域向诗学领域过渡的原因——中国发达的饮食文化、中国传统的直觉感悟式思维方式以及“食”一“味”一“诗”的内在相通等等。
第二部分,选取中国古代“诗味”论中的两个突出代表——齐梁钟嵘的“滋味”说和晚唐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进行逐个解剖和比较研究,由此见出中国诗味论的主要特色和风貌。钟嵘的“滋味”说强调抒情写志的诗歌内容,注重诗歌的形象性特点,要求文质统一、注重文采之美。司空图“味外之旨”说更重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将诗歌艺术美的标准引向深刻的意蕴层面,是对钟嵘“滋味”说形式美内涵的超越。
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理论中的味论。这一时期的味论与传统诗味论有所不同,更强调“奇味”、“异味”,体现出对我国古代戏曲、小说独特审美旨趣的把握。在戏曲、小说领域,“味”范畴的内涵得到了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