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当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Ⅰ期、Ⅱ期和部分Ⅲa期(T3N1-2M0; T1-2N2M0; T4N0-1M0可完全性切除)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Ⅲa期术后或术前辅以化疗可提高生存率;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易复发。随着基因时代的发展,突变型的非小细胞肺癌目前以分子靶向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及细胞生物免疫治疗。然而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对靶向药物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出现耐药,临床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寻找新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靶点成为当前迫切需解决的问题。Zeste基因抑制子12 (the suppressor of zeste-12 protein, SUZ12)是ploycomb基因家族(ploycomb group protein, PcG)中PRC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果蝇zeste基因抑制子的人类同源物,通过介导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的甲基化(histone H3 lysine 27 trimethylation, H3K27Me3)过程,发挥沉默靶基因作用。多项研究已报道SUZ12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SUZ12在神经内分泌型小细胞肺癌和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具体发病分子机制和生物效应尚鲜于报道。目的:探索SUZ1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明确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明确SUZ12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生物学作用的影响,同时通过寻找SUZ12调控的相关分子以明确SUZ12具体的分子调控机制。材料和方法:通过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SUZ1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在细胞生物学实验,运用siRNA技术干扰SUZ12表达后,先以Western blot法验证SUZ12下调情况,再通过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ranswell实验检测SUZ12下调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SUZ12干扰后,转录因子E2F1、转移启动子ROCK1和ROBO1等细胞增殖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较邻近正常肺组织,SUZ1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口<0.05)。非小细胞肺癌中SUZ12表达水平增高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呈正相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性别及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扰SUZ12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SPC-A1)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同时转录因子E2F1及转移启动子ROCK1和ROBO1的表达随SUZ12表达水平下调而下调。结论:SUZ12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致癌基因,通过调控转录因子E2F1、转移启动子ROCK1和ROBO1等细胞增殖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而调节细胞增殖和侵袭,从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SUZ12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新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并为新的靶向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