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表现为银行的存贷差在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主要包括因外汇占款和再贷款而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贷款需求相对下降、信贷市场竞争加剧、不良贷款大量剥离、资本约束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迫使银行减少放贷、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的信贷投放管理等方面。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减少、银行的稳定性下降等等,其中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尤其值得重视。银行的稳定,是指银行或银行体系动态地抵御各种消极事件的能力,它是金融稳定的关键。在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盈利压力增加,同时银行又有大量的廉价的资金来源,因此可能造成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资产市场,形成资产泡沫;当泡沫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外界冲击下泡沫破灭时,银行投向资产市场的许多贷款成为不良资产,同时那些虽然不是投向资产市场但以房地产和股票作为抵押的贷款其抵押品价值大幅度下降,使商业银行由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不足,有可能发生挤兑而出现银行危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也出现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计量分析证明流动性过剩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为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一旦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急剧下降,将会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损失,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美国、日本和香港历史上都曾经发生过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泡沫,并且对银行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资产泡沫破灭对日本银行业的打击最大,而美国最近的次级债危机和香港20世纪90年代的资产泡沫破灭对各自银行业稳定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推行资产证券化和提高银行风险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提高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
根据国内外在流动性过剩下提高银行稳定性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流动性过剩下,我国的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应共同采取措施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从信贷竞争的角度分析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泡沫的关系,并对我国住房信贷中存在的住房信贷过度竞争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二是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论证了近年来我国的信贷扩张为资产价格的膨胀提高了支撑,尤其是近年来流动性过剩下银行信贷的扩张与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之间的关系;三是对我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测算,提出政府部门、商业银行部门和银行监管部门要共同采取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四是对国内外流动性过剩与银行稳定的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强调了银行监管的重要性:五是从国内外经验和教训出发,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仅仅要稳定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同时还要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六是提出在流动性过剩下,要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减少对信贷业务的依赖;七是辩证地分析资产证券化,既要看到其优点,同时也要看到其缺点,在我国要稳步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