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CBCT及统一的测量方法进行数据测量,对上颌前牙缺牙区牙槽骨形态分类,计算不同分类种植体植入的唇侧骨穿孔率,并研究相关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种植外科手术及修复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材料与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上前牙区单颗牙缺失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其中按性别分男性为55名,女性为30名;按年龄段主要为:青年组(18岁-44岁)34人;中年组(45岁-59岁)37人;老年组(60岁以上)14人,按牙位分主要为:中切牙(左侧:26颗,右侧:16颗);侧切牙(左侧:16颗,右侧:15颗);尖牙(左侧4颗,右侧8颗)。应用CBCT进行影像的收集,用CS 3D Imaging V3软件进行影像的分析和测量,以水平面为参考平面,测量缺牙区牙槽骨吸收的高度、牙槽嵴顶处的宽度,对缺牙区牙槽嵴形态进行分类。同时用以上的测量软件根据前牙美学种植修复的要求行虚拟种植,分别测量种植体(3.3mm*12mm和3.3mm*10mm)根向10mm,12mm处的植体表面唇腭侧牙槽嵴厚度、唇侧骨倒凹深度、牙槽骨和种植体分别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及两者之间的角度差。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牙槽骨穿孔的个数及穿孔率,将相关数据进行牙槽骨分类与牙槽骨穿孔率的比较,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上颌前牙缺牙区牙槽嵴的测量分析结果:(1).各牙槽骨类型的构成比例中,Ⅰ型最多,其中Ⅰa仅占少部分,多数以Ⅰb类型存在;Ⅳ型为各分类中最少。(2).前牙缺牙区牙槽嵴按测量数据分出的不同骨类型,进行左右侧、不同牙位、左右侧不同牙位的比较,仅在不同牙位上的牙槽骨分类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牙槽骨分类的线距测量及比较中,仅唇侧倒凹处牙槽嵴厚度在不同的牙槽骨分类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如牙槽嵴顶下10mm和12mm处唇侧牙槽骨厚度在不同的牙槽骨分类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前牙缺牙区模拟种植引起的唇侧牙槽骨穿孔在不同牙槽骨类型中的分布及比较中,Ⅱ型最多,Ⅳ型最少,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前牙缺牙区模拟种植引起的唇侧骨穿孔,进行左右侧、不同牙位、左右侧不同牙位的比较,仅在不同牙位上的分类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无统计学差异(P>0.05);(6).前牙缺牙区模拟种植引起的唇侧牙槽骨穿孔与骨未穿孔,进行了牙槽骨角度以及牙槽骨角度和种植体植入角度差进行了测量比较,得出了牙槽骨穿孔中的牙槽骨的角度比未穿孔的牙槽骨角度均值大,角度差均值也是穿孔的大于未穿孔的,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缺牙区牙槽嵴类型中,以Ⅰ型最多,Ⅳ型最少,而Ⅰ型中又多数以Ⅰb存在,提示上前牙区缺牙后,牙槽骨都有垂直型和水平型吸收,其中又以垂直型吸收为主,造成牙槽骨宽度的减少为主;不同牙位上的牙槽骨分类的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尖牙区Ⅰ型较多,中切牙区次之,侧切牙最少,而侧切牙区Ⅱ型较多,提示侧切牙区牙缺失后,牙槽骨的吸收会快于尖牙区及中切牙区;在不同牙槽骨分类的线距测量结果中发现,Ⅱ型的唇侧倒凹厚度最小,进一步证实了前牙缺牙区牙槽骨早期的吸收,是以垂直向为主,导致水平宽度的减少;在模拟种植中,Ⅱ型出现唇侧骨穿孔的几率最大,并且侧切牙区更易发生唇侧骨穿孔,骨穿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通常牙槽骨角度比种植体植入角度小,说明剩余牙槽骨吸收主要向腭侧,对种植长轴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