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在骨髄间充质干细胞过早衰老进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duoy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由衰老髓核细胞(NPCs)微环境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过早衰老过程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分离培养鉴定大鼠骨髓MSCs及NPCs,在Transwell、室中建立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实验分A组单独培养MSCs、B组MSCs与正常NPCs及C组MSCs与衰老NPCs, C组NPCs行衰老诱导;同时对每组设置3d、6d、9d时间点进行检测。比色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RT-PCR)、Western blot法对各组培养MSCs不同时间点的SIRT1酶活性、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培养9d检测p53蛋白含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及过氧化物歧化酶1(SOD1)含量评价细胞衰老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并培养大鼠MSCs和NPCs; MSCs鉴定CD29、CD34、CD45、CD90表达率分别为95.0%、0.282%、2.29%、97.8%;NPCs阳性表达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共培养后酶活性检测显示C组3d的SIRT1酶活性显著高于A、B组(P<0.05),随后减低,至第9d低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Q-RT-PCR结果显示C组3d、6d的SIRT1 mRNA表达上调(1.39±0.08,1.82±0.10)较A组(1.00±0.01,1.00±0.02)与B组(0.96±0.05,1.0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9d表达下调(0.74±0.11)显著低于A、B组(1.00±0.01,1.07±0.10)(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较A、B组SIRT1蛋白表达水平,C组SIRT1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第9d,C组p53及SOD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B组(P<0.05);A、B、C组SA-β-gal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6%±1.4%)、(12.1%±3.6%)和(37.4%±6.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共培养实验中SIRT1酶活性、mRNA及其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衰老NPCs微环境诱导的MSCs过早衰老存在相关性。
其他文献
基于编码研究方法,运用Nvivo10.0分析软件对我国28个农民工教育政策文本进行编码。通过"自由节点"到"子树节点""树节点"的整合,分析了农民工教育价值导向、农民工教育管理机构、农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中晚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术后,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早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山东省中医院关节骨科因
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
目的研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P(a-ET)CO2差值的因素。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的所有血气记录,查阅PaCO
目的:本文章主要通过讨论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经肩峰前外侧边缘,分离三角肌纤维入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
神经肌肉阻滞的具体作用是为了阻止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伤口刺激产生的无意识的移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临床的肌肉松弛程度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肌松药物注射方法依
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及饲料等植物性产品,对人体和动物有严重的毒性危害。具有代表性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 AFB、AF
依据全国土地变更现状调查的时空增量数据,参考地理要素的变更方式,定义五种历史拓扑关系:灭失、属性变更、图形变更、要素新增及无变化,以记录要素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全
荧光探针是一类经过特殊设计将荧光分子引入到待测体系中,使之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并将识别的信息转换成荧光变化传递给外界的高效检测工具。荧光探针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微课以其满足自主、随时、随需学习的特殊魅力吸引着诸多学习者。立足中职终身学习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景愿,故探索教学中微课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