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神经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易彻底手术切除,且术后复发率极高,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目前胶质瘤的治疗已基本达成共识,即手术切除及术后放、化疗。但治疗效果仍不理想,胶质瘤的治疗仍然是困扰神经外科医生的常见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目光集中到了肿瘤的基因治疗,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因此,寻找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的作用、寻找胶质瘤治疗过程中的靶基因是现代神经外科的热点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ed cell death fator4, PDCD4)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抑癌基因,能够调节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并能抑制肿瘤细胞蛋白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已有研究结果证明了PDCD4基因在肺癌中表达高频缺失,并且缺失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在肝癌中同样发现了PDCD4的表达下调。已有学者研究出在神经胶质瘤中PDCD4的蛋白表达高频缺失,那么PDCD4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分级之间的具体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程序性死亡因子5(programed cell death5, PDCD5)是北京大学人类疾病研究中心新发现的基因,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已有研究证明其是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在诱导凋亡的因素作用下可以明显促使细胞凋亡的发生。在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中(如:肾透明细胞癌、卵巢癌等)表达下调,目前仅有少量学者研究得到了:在神经胶质瘤中PDCD5蛋白的表达下调,那么PDCD5在人神经胶质瘤中表达的具体状况呢?PDCD5在人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是否具有作用?能否和PDCD4共同作用于胶质瘤并互相影响?为了了解PDCD4、PDCD5基因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我们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了胶质瘤标本中的PDCD4、PDCD5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可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并可能为今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材料和方法于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集了郑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标本44例。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在3-72岁,平均38.19±18.32岁。所有病例均为首次发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标本取出后妥善存放。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Ⅰ级7例,Ⅱ级17例,Ⅲ级11例,Ⅳ级9例。24例Ⅰ~Ⅱ为低度恶性组,20例Ⅲ~Ⅳ级为高度恶性组。另取12例非瘤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PDCD4、PDCD5基因mRNA在44例胶质瘤组织和12例非瘤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并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PDCD4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PDCD4基因的mRNA在神经胶质瘤组织、非瘤脑组织、Ⅰ~Ⅱ级低度恶性胶质瘤组、Ⅲ~Ⅳ级高度恶性胶质瘤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47±0.204、0.939±0.134、0.631±0.233、0.468±0.184。经过统计分析显示,神经胶质瘤组织和非瘤脑组织之间、低度恶性胶质瘤和高度恶性胶质瘤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2. PDCD5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PDCD5基因的mRNA在神经胶质瘤组织、非瘤脑组织、Ⅰ~Ⅱ级低度恶性胶质瘤组、Ⅲ-Ⅳ级高度恶性胶质瘤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88±0.176、0.870±0.186、0.746±0.202、0.555±0.169。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神经胶质瘤组织和非瘤脑组织之间、低度恶性胶质瘤和高度恶性胶质瘤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3.PDCD4、PDCD5基因之间的相关性PDCD4基因(?)nRNA和PDCD5基因mRNA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量,经统计学分析,二者为正相关,二者的表达趋于同向,Pearson相关性r=0.583,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1.PDCD4、PDCD5基因在神经胶质瘤中的mRNA表达相对于非瘤脑组织明显减弱,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其表达量逐渐降低。2.PDCD4、PDCD5基因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二者的表达不是孤立的事件。PDCD4、PDCD5基因有望成为神经胶质瘤基因诊断与治疗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