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译论对译者主体性问题少有关注。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出现和文化学派的兴起,使翻译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语言学视角,译者在翻译中的文化身份和主体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目前,翻译研究中对“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译者仍从传统的翻译观念出发,认为与作者相比,译者理所当然处于被动地位;另一些译者则以“主体性”为名,行“背叛”之实,忽视原作的思想和艺术性,随心所欲处理原作。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损害了翻译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希望对译者主体性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以便对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有更清楚的认识。本文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在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基础上译者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辨证统一,只有在充分考虑翻译中种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译者才能正确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本文以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从对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出发,通过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发挥他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也只有如此其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得以真正确立和巩固。相对其它中国古典名著而言,对《三国演义》英译本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罗慕士译本是较受欢迎的全译本之一,在西方译界也引起了较大关注和认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翻译中主体性的合理、有效的发挥。本文首先回顾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背景和理论框架,接着具体分析了有关译者主体性的问题,特别是主体性的表现和制约因素,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充分地考虑原文、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了解其需求,协调好与两方的关系,努力达到与原作、原作者、注释者及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然后研究了译者罗慕士对《三国演义》的翻译实践。正是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使其能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变被动为主动,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在译语语境中再现《三国演义》这一历史巨著。最后,作者提出了研究的建议。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涉及很多因素的探讨,因此,更为系统的研究还有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