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感染诱导小鼠脑内细胞因子产生的初步探索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ng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神经性传染病。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狂犬病病毒感染宿主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年来,狂犬病报告死亡数一直处于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细胞因子是由一类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由细胞通过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所产生的,在较低浓度下即可发挥其生物活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与相应受体相互结合,具有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效应,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等功能。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又名高细胞因子血症(hypercytokinemia),具体表现为人体受到病毒、细菌或者纳米材料等外界刺激后短时期内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大量持续性分泌的过度免疫现象。当人体受伤或者感染,首先分泌细胞因子产生炎症反应,激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并通过免疫应答控制感染。当感染受到控制时细胞因子及时恢复体内的动态平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动态平衡失调,使机体内免疫细胞被大量活化,进而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机体就会发生细胞因子风暴。这对周围细胞所带来的损伤可能会是灾难性的,甚至会引发死亡。宿主感染狂犬病毒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之前研究已证实狂犬病毒强毒株可以诱导小鼠脑内产生高水平IFN-α/β,本研究为了探究狂犬病病毒是否可以诱导小鼠脑内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利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rRC-HL和广西代表性街毒强毒分离株GX074以及本实验室拯救的嵌合重组病毒株rRC-HLAG、rRC-HL△G242-288、Mu11、rRC-HLAG/R333Q对4周龄昆明小白鼠进行脑内接毒,采集第4天和第7天脑组织和血清,用ELISA和qPCR的方法检测其中各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β、IL-6、IL-12和MCP-1的浓度及变化量。结果表明,感染后期狂犬病病毒可以引起小鼠脑内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并且和病毒毒力以及其引起的临床症状呈正相关。各病毒株均能引起血清中产生高水平的IL-6,但只有强毒才可以在感染后期刺激血清中产生高水平MCP-1。实验证实狂犬病病毒可以引起脑内细胞因子风暴,这对研究狂犬病致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表达视觉系统同源框2(VSX2)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系(hiPSCs)。方法根据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CRISPR/Cas9)技术原理,设计VSX2的小向导RNA(sgRNA),构建敲除质粒及包含左右同源臂的P2A-eGFP供体质粒;2个质粒经测序鉴定后电转野生BC1-hiPSCs细胞系,采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单克隆,扩增培养并鉴定。采用
在分析BCP/PLLA复合材料成分、特性和使用条件的基础上,以一系列体内体外试验对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选择家兔在其肌袋内长期埋植进行组织学观察,以豚鼠静脉注射
介绍了一种Windows95环境下的多种开发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它使得在开发一种软件的时候,可以同时使用VB,VC++,汇编等多种开发语言工具,以便发挥各开发语言的优势,取长补短,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还可提
进入21世纪,为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乌兰浩特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打造工业大市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培育支柱产业,强化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一是集中培育了六
介绍一所中专卫校以Lewin的变革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实例.在中专卫校停止招生,学生、家长思想不稳定的情况下,学校管理人员有计划地按照"解冻期-改变期-再冻结期"
【正】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关系企业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在整个制度建设的生命周期中,执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决定着制度能否产生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
大约有7%~10%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心源性休克,多数是在AMI发病后出现休克趋势,住院病死率在80%以上[1].自1962年Mouloupoulos报道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心肌梗死(IABP)以
地质资料工作是地质工作成果对外进行服务最直接的渠道与窗口,由于地质资料工作人员本身宣传意识不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馆藏机构对外宣传缺少针对性,宣传形式单一,致使许多
线损管理作为供电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有了更大的需求量。在供电所管理中,如何降低线损,加强提升电能利用率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供电
在1992年出版的《未来灾害学》(郭增建、秦保燕、李革平著)中,首次提出了滑坡与泥石流的定级公式。其中有静力级和动力级两类。静力级是滑坡和泥石流体积的两次对数再乘10;动力级是滑坡和泥石流动能的两次对数再乘10。本文沿袭以上思路提出滑坡和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