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公贷款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这一名词的诞生,金融危机也应运而生,西方各国在数百年时间里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类金融危机数以百计。但随着最近数十年金融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金融行业动荡加剧,金融危机时刻笼罩在世界各重要国家。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几乎都受到了冲击。从国内看,由于存在汇率管制和利率管制,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对国内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冲击。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市场,经受各类市场的考验。为此,巴塞尔Ⅲ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诞生了,并被人们寄予了厚望。国内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有了危机意识,一方面正努力将本国的金融监管纳入到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如积极实施巴塞尔Ⅲ;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认真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因此,内评法体系建设是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需要,也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要求,更重要的是,内评法体系建设源自商业银行内在的动力。内评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一篇研究论文中涵盖所有的内容。因此本文将研究的关键点聚焦在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中的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同时,我们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人民币对公贷款上。我们对模型留有一定的可拓展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最终,我们的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将能够满足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要求,且符合国内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能够使用模型给出真实可信的企业贷款违约概率,并成为商业银行贷款评级的主要依据,模型将真正帮助商业银行控制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商业银行可以将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应用于日常的风险管理、定价、考核、资产负债管理等日常经营活动中,使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文章首先充分地对巴塞尔协议Ⅲ及各类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较为常见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逐一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根据国内商业银行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建模中的难点提出了独立建模原理,并给出了模型的整体框架,即用二叉树模型解决数据分类问题;使用因子分析法解决Logistic模型参数自相关的问题;建立宏观经济辅助模型对经济各周期的违约概率进行调整;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形成不同评级下违约概率的分布;使用Logistic模型与主观评分相融合的方法使计量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文章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10级评级和相应的违约概率分布区间,并对它们的风险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模型通过了多项检验指标,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在文章的结尾,笔者给出了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的展望。文章主要有三大创新之处,包括:(1)文章提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理论和框架。(2)本文将风险计量理论与商业银行实务相结合,做到产学研相结合。(3)本文紧紧围绕巴塞尔协议提出了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可以作为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内评法高级法的一部分。但文章同时也有四个不足之处,包括:(1)模型的后评估有局限性;(2)宏观经济周期因素的修正效果有限;(3)模型未经过有效的压力测试;(4)模型仅对违约概率计量进行了研究,并未将研究成果拓展到其他风险指标的计量。在本文的基础上,未来的研究者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计量工具,将研究范围拓展到整个信用风险计量领域,甚至于将研究跳出巴塞尔协议的监管框架。
其他文献
<正>研究表明,到2025年,全球的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1000亿个,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当前的物联网技术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最早是在1991年由美国MIT(
经济系统是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系统中适应性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个体和环境共同演化,导致经济系统比自然系统要复杂的多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现实的经济系统已经超出了西方
牛蒡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多种药用功能的有效成分,综述了牛蒡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现行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体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很多人提出的“平行体制”和“垂直体制”构想又都是不可行的。为了使纪委能够更好地履行党章所赋予的职责,可以考虑通过各级纪
以1030T压力机为例,对其在精益生产的推进过程中进行分析,应用了快速换模技术,通过使内换模和外换模分离、缩短内换模时间等步骤,使换模时间由原来的34 min减少为13min,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