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电力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和新线路架设进程受到土地和环境等因素多方限制的前提下,提高现有输电设施的输电能力,挖掘现有电网的输配电潜力,成为了时下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然而输电能力的提高必然导致输电线路电流负载的增加,因而线路导体的运行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由于线路的材料特性,在更高的运行温度下导体的老化进程也会随着长时间的累积效应而加速,进而加速部件的劣化机制,影响到线路的弧垂长度以及其工作的故障概率。本文在线路增容的前提下,对特定时间区间内输电线路的热老化程度进行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国际大电网会议(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Large Electric Systems,CIGRE)标准线路热定值计算模型以及相关气象参数和导体特性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铝质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输电线路导体退火导致的张力强度损失计算模型,进而研究了该模型在实际运行场景下的应用方法。其次,相比于传统的采用最恶劣天气条件计算载流量的静态热定值(Static Thermal Rating,STR)和对传感器部署以及信息传输技术有着较高要求的动态热定值(Dynamic Thermal Rating,DTR)技术,在定义的时间尺度内以常数作为定值结果的准动态热定值(Quasi-dynamic Thermal Rating,QDR),能够综合的兼顾实施成本和输电增容,可以作为DTR技术广泛应用前的过渡。在QDR的运行前提下,基于不同置信水平与不同时间尺度下线路允许最大载流量的差异,对长期运行的输电线路热老化情况进行研究。以气象站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对线路的张力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指定标准确定合适的QDR运行方案。最后,鉴于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性所导致的同一条线路在空间跨度上热老化进程的非均匀性,在明确线路张力强度损失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其在空间跨度上的应用。基于实际空间气象数据,对指定输电线路的每个杆塔坐标位置所对应的线路张力损失进行估算,并结合数据统计方法判断出线路热老化的关键跨度,完成线路热老化关键点的识别。同时,根据我国境内2163个气象站所观测的实际历史气象数据,计算出再各气象站位置所对应的潜在线路热老化张力损失,结合ArcGIS平台绘制出区域线路热老化可视化地图。综上所述,在线路增容的前提下,对线路运行温度升高所引起的热老化进程的研究,可以有效评估线路的热老化状况,估测指定区域的潜在热老化强度以及选取合适的QDR运行方案,为电网线路检修和运行方案制定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