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工业化,农业时代的文化遗产遭到大范围的淘汰和破坏,留住记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国际社会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际保护。发达国家二战以后陆续开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目前已进入规范化阶段。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各有不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也有所区别。
我国社会文化现在正处于全面而激烈的转型与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随着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逐渐上升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进入系统的普查、申报阶段,并已批准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概念与内涵、价值认定、保护原则与措施、遗产教育、法律机制和旅游保护等方面。
“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一个关键类型,而我国对其认识和研究相对滞后,直接导致政府和社会对其重视不够,及我国诸多文化空间的申遗和保护面临重重不利因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空间概念的界定,绿洲巴扎属于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本论文拟以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文化空间理论进行总结;另一方面通过对喀什巴扎非物质文化空间的个案研究,在探讨喀什巴扎非物质文化空间的形成与发展、非物质文化空间资源、形成机制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喀什巴扎非物质文化空间保护的对策,以期为绿洲巴扎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依据。
因此,全文共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综述。回顾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进展和国内文化空间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理论探讨。总结了前人对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的认识,提出了主导因素的文化空间分类,评述了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并认为巴扎是绿洲典型的非物质遗产之文化空间。
(3)案例分析。以喀什市巴扎为例,探讨了喀什巴扎的形成与发展、喀什巴扎非物质文化空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