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发现并分离,之后引起了全世界许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胃癌重要的危险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其列为人类胃癌的Ⅰ类致癌物。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各具特征。Lauren’s分型是与胃癌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密切相关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分型方法,将其分为肠型和弥漫型。肠型胃癌癌细胞一般排列成明显的腺管样结构,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结构类似肠癌。弥漫型胃癌癌细胞呈弥漫性生长,一般不形成腺管样,缺乏细胞连接,分化较差。那么肠型、弥漫型胃癌是如何发生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呢?迄今尚未清楚。目前认为,肠型胃癌起源于肠化生粘膜,而弥漫型胃癌起源于胃固有粘膜。但也有人提出,胃癌来自腺颈部的干细胞。根据基因活化学说,此种细胞具有胃型和肠型上皮细胞两种基因,在干细胞癌变过程中如具有肠型上皮特性的基因被激活,则形成肠型胃癌。具有胃型上皮特性的基因被激活,即形成弥漫型胃癌。文献报道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发生机制不同。肠型胃癌的癌变始于粘膜表层,经由胃炎→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性型增生→胃癌,而H.pylori寄生于粘膜表层,这可能是肠型胃癌与H.pylori感染关系密切的原因之一。弥漫型胃癌则不经历上述过程,为再生的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病变起始于粘膜深层,是由于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那么H.pylori感染对胃癌组织学发生有何影响,究竟导致何种类型胃癌,其机制如何呢?一些学者认为,H.pylori感染与肠型胃癌发生有关。还有一些学者认为,H.pylori感染与肠型、弥漫型胃癌均有关,或与胃癌Lauren’s分型无关。目前研究发现,H.pylori感染后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引起胃癌的发生。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是对细胞的分化、迁移、增殖、极性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途径。是由最上游的Wnt蛋白启动激活,通过β-catenin在细胞质内聚集,转位进入细胞核,与TCF/LEF结合,促使下游靶基因增高,从而引起细胞增殖。Saitoh T等研究指出,H.pylori感染胃粘膜时,引起IFNγ、TNFα的含量增加,TNFα上调Wnt10B的表达,然后通过β-catenin/TCF信号途径引起胃癌的发生。还有研究表明,APC/β-catenin/TCF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尤其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那么,H.pylori感染是否可以通过Wnt/β-catenin途径和胃癌的组织学分型相关呢?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H.pylori感染对胃癌组织学发生的影响以及H.pylori感染引起不同类型胃癌组织学发生的机制,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辽宁省庄河地区临床医院经胃镜取材的胃粘膜标本,利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pylori,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同步检测E-cadherin、β-catenin、TCF4蛋白表达。采用细胞培养、细菌培养及细菌与细胞共培养制作H.pylori感染体外细胞转化模型,利用相差显微镜、普通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利用MTT、Ki67免疫组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转化情况;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H.pylori感染后GES-1细胞的E-cadherin、β-catenin、TCF4蛋白表达情况;利用RT-PCR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后GES-1细胞E-cadherin、β-catenin、TCF4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s Exact Test比较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Mann-Whitney Test检测计量资料组间差异,各个因子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H.pylori感染率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χ~2=6.784,P=0.009)。2、E-cadherin,β-catenin,TCF4表达率均为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β-catenin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表达率均为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P<0.01)。3、肠型胃癌β-catenin细胞膜与细胞质(r=0.747,P=0.000)、细胞质与细胞核呈正相关(r=0.347,P=0.000);而E-cadherin与β-catenin细胞膜(r=0.012,P=0.906)、β-catenin细胞核与TCF4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146,P=0.143)。弥漫型胃癌E-cadherin与β-catenin细胞膜(r=0.225,P=0.025)、β-catenin细胞膜与细胞质(r=0.697,P=0.000)、细胞质与细胞核呈正相关(r=0.306,P=0.002);而β-catenin细胞核与TCF4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118,P=0.241)。4、肠型胃癌组织β-catenin细胞质蛋白、TCF4蛋白表达率H.pylori阳性组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5)。弥漫型胃癌E-cadherin蛋白表达率为H.pylori阳性组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5),β-catenin细胞质蛋白表达率为H.pylori阳性组低于H.pylori阴性组(P<0.05)。5、H.pylori与GES-1共培养45天后出现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体积增大,偶见巨细胞;核分裂像增加,偶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细胞微绒毛增多;细胞核增大,形态不规则,染色质增多,位于核膜下,核膜增厚。6、H.pylori与GES-1共培养45天后GES-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表现为MTTOD值、Ki67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平板克隆实验均为H.pylori作用后GES-1细胞高于GES-1对照细胞(P<0.05)。7、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pylori作用后GES-1细胞E-cadherin、β-catenin、TCF4表达明显高于GES-1对照细胞:β-catenin表达部应出现变化。8、RT-PCR结果显示,H.pylori作用后GES-1细胞β-catenin、TCF4mRNA高于GES-1对照细胞;E-cadherin低于GES-1对照细胞。结论1、H.pylori感染率肠型胃癌高于弥漫型胃癌。2、肠型胃癌E-cadherin、β-catenin、TCF4蛋白表达率高于弥漫型胃癌,肠型胃癌H.pylori感染增加β-catenin、TCF4表达,弥漫型胃癌H.pylori感染增加E-cadherin表达及降低了β-catenin细胞质表达。3、H.pylori可以诱导GES-1细胞转化,并且出现肠型胃癌分化特征。4、H.pylori诱导GES-1细胞的转化与β-catenin/TCF4信号转导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