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模式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以下简称 TC)预报的难点之一是强度预报。目前TC强度预报主要仍以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动力方法为主,预报的发展趋势是改进数学模型以及增加新的预报因子。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当前业务使用的偏最小二乘预报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以下简称 PLS)出发,通过调整建模时长、筛选自变量因子以及增加新的自变量因子,给出一个基于 PLS法的统计预报方案。此外,本文还分别给出了适用于 TC强度准业务的精度评定方法和评定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以6月份的预报结果为例,逐月建模的PLS法相比气候持续法(Climatology and Persistence,以下简称 CLIPER)在36~60-h的预报精度有所提高。包含自变量因子“筛选”过程的 PLS法(Partial Least Squares-Factor Screening,以下简称 PLS-fs)与 PLS相比,24~60-h的预报精度略有提高。并且,9月份 CLIPER、PLS、PLS-fs三种方法的预报精度要明显低于6~8月,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9月份西北太平洋上转向 TC数量增多,TC的发展过程更为复杂。  2、根据引起 TC强度变化的4个主要条件:气候持续因子、海洋和大气对TC的热力作用、环境气流对 TC的动力作用和 TC本身结构变化,在原 PLS模型预报因子的基础上新增了6个因子分别为:整层全风速垂直切变因子(VWS)、热带气旋发展潜势因子(POT)、表征热力结构非对称性的因子(B)、表征低层热力异常的因子( L T V?)、表征高层热力异常的因子( U T V?)和热带气旋移速的纬向分量因子(CMV)。研究发现,在建模的自变量因子较多,并且对模型作用尚未明确时,包含自变量因子“筛选”过程的 PLS模型的预报精度高。进一步比较几种预报模型发现,基于本文使用的建模样本,6个新加入的自变量因子不能明显改进预报模型。因此,寻找适合的自变量因子仍是未来 TC强度预报研究的重点。  3、TC强度预报精度评定时所考虑的样本总体分布往往是非正态分布,故而在 TC强度的业务预报上要得到 TC强度预报方法比较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常规的 t、F等参数检验方法无法使用。因此,本文提出可以使用于气象数据的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并给出其在 TC强度预报检验上的使用说明。  4、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基于积分差值的 TC强度预报评估参数(Intensity Forecast Integral Deviation,以下简称 IFID)。IFID是积分差值首次应用在 TC强度预报检验中。IFID包含平均绝对误差(MAE)和预报趋势一致率(TCR)两个参数的信息,能够对 TC强度预报结果做到更准确的描述。以2012年的4号台风“古超”为例,简要说明 IFID的计算过程以及其意义。IFID越小,预报精度越高。
其他文献
自NC-SI规范颁布以来,在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中还没有实现符合NC-SI规范网络控制器的驱动。通过对NC-SI协议的和Linux系统网络控制器驱动的分析,结合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特性
一直以来,黄土高原都以其恶劣的生态环境引起中外学者的瞩目,再加上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垦、放牧和森林砍伐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引起森林、牧场的退化和耕地的严重破坏,自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区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之一,沙尘暴天气常年频繁发生,其沙尘气溶胶起沙、沉降、传输以及沙尘时空变化均受到沙漠地区大
本文利用多年平均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及南亚高压的西进特征。并利用数值模式对2004和2005年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进行进行了模拟,主要结论如下: (1)与南海夏
本文对139个臭氧观测站点的地基资料与卫星资料根据相同站点、同一天资料,通过比较它们在月平均、年平均等尺度上的差异,来评估当前全球大气臭氧总量不同测量方法之间的差异.
本文对2003年7月4-5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和2004年3月27-28日的一次沙尘暴过程的影响系统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诊断分析,并对这两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
本文利用1971~2012年青藏高原73个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JRA-55再分析资料和1982~2012年NOAA/AVHRR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奇异值分解(SVD)、相
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100hPa高度场等资料,以夏季(JJA)100hPa高度场上16760位势米线东脊点经度作为夏季南亚高压东伸指数建立了50年(1951-2000年)夏季南亚高压东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