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池富营养化严重,通过对湖泊不同来源氮磷负荷及其对水污染贡献的探讨,为进一步实施滇池内源和外源的污染控制及小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滇池河流入湖ρ(TN)变化在2.91~94.01 mg/L之间,以ρ(DIN)最高,而ρ(DON)(溶解性有机氮)和ρ(PN)(颗粒态氮)均较低;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总量为6908.47 t/a,绝大多数河流以DIN负荷为主,平均贡献为67.15%;DON和PN入湖负荷贡献相近,平均分别为17.86%和14.99%;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季节性差异明显,DIN较高值出现在春夏季3—9月份,平均入湖贡献达到74.01%;DON较高值则出现在秋冬季(9—1月),平均入湖贡献达到33.42%;PN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2月,贡献为40.19%。滇池河流入湖ρ(TP)变化在0.11~1.93 mg/L之间,以DIP(溶解性无机磷)和PP(颗粒态磷)形态为主,ρ(DOP)(溶解性有机磷)较低;滇池河流入湖磷负荷总量为280.51 t/a,绝大多数河流主要以DIP入湖,平均贡献为43.48%;PP形态入湖负荷次之,平均贡献为31.64%;DOP入湖负荷较低,平均贡献为24.88%;DIP入湖负荷贡献较高值出现在3、4和11月的枯水期,平均入湖负荷贡献达到55.30%;PP入湖负荷贡献较高值出现在1月和7月,平均入湖负荷贡献为56.14%;DOP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12月,贡献为21.85%。滇池大气湿沉降入湖ρ(TN)平均值在0.66~2.05 mg/L之间,最高值在9月,TN及不同形态氮的最低值均出现在5月。ρ(DTN)平均值在0.62~1.50 mg/L之间;ρ(DIN)平均值在0.58~1.31 mg/L之间;ρ(PN)平均值在0.04~0.36 mg/L;ρ(DON)变化较为剧烈,9月(0.64mg/L)最高。ρ(TP)平均值在0.04~0.21 mg/L之间,最高值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9月。ρ(DTP)平均值在0.02~0.19 mg/L之间;ρ(DIP)平均值在0.01~0.08 mg/L之间;ρ(PP)平均值在0.01~0.10 mg/L;ρ(DOP)变化较为明显,10月(0.64 mg/L)最高,其他月较低。TP沉降负荷为36.10 t,其中,DTP负荷为19.66 t,PP负荷为16.44 t,DIP负荷为15.21 t。滇池湖面全年TN沉降负荷为422.96 t,其中DTN负荷为343.79 t,PN负荷为79.17 t,DIN负荷为269.41 t。滇池不同形态氮的湿沉降以DIN入湖负荷贡献为主,占TN入湖负荷的63.7%;DON入湖负荷占17.59%;PN入湖负荷占18.72%。滇池不同形态磷的湿沉降以PP和DIP入湖负荷贡献为主,分别占TP入湖负荷的45.54%和42.14%;DOP入湖负荷贡献较低,占TP的12.32%。滇池36个点位柱状沉积物六个层次TN、TP负荷、埋藏负荷、潜在可释放负荷变化差异显著。滇池沉积物在0~20 cm时TN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8.30~277.67 g/m2之间,以草海最高;氮潜在可释放负荷的变化范围在6.67~84.03 g/m2之间,外海西部最高;氮埋藏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0.11~242.72 g/m2之间,草海最高。滇池沉积物在0~20 cm处时TP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1.80~125.68 g/m2之间,外海西南部最高;磷潜在可释放负荷的变化范围在1.19~15.79 g/m2之间,草海和外海中部部分区域较高;磷埋藏负荷的变化范围在7.62~118.18 g/m2之间,外海西南部较高。滇池全湖沉积物0~20cmTN负荷总量为29755.86 t;氮潜在可释放负荷总量为8943.61 t,占TN负荷总量的贡献为30.06%;氮埋藏负荷总量为20812.25 t,占TN负荷总量的贡献为69.94%。TP负荷总量为14244.74 t;磷潜在可释放负荷总量为2621.73 t,占TP负荷总量的贡献为18.40%;磷埋藏负荷总量为11623.01 t,占TP负荷总量的贡献为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