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精神探索者,余华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着一个无所适从的现实世界,目睹了时代给当代人造成的精神危机,因而展开了自己的探索,精神流浪在寻找和追求的道路上。流浪,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已经内化为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具有显而易见的原型意义。余华在面临文化断裂的情形之下,产生了迷惘感、无根感,由此生成了流浪意识。而这个时期,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渗入,余华的流浪意识深受其影响,他的流浪意识呈现出了现代主义的特征。余华的流浪意识折射在其创作中,呈现出了两种形态:一种是作为显性流浪的行为游移;一种是作为隐性流浪的精神漂泊。行为游移是本意上的流浪,也就是出门远行,表现为与属己的生存场的分离。在余华的创作中,这种外在的流浪形式体现在四种类型上:旅行流浪、英雄流浪、生存流浪和自我放逐。四种类型的流浪统统彰显了现代性特征,无论是非理性的旅行流浪、异化的英雄流浪,还是颓废的生存流浪、狂欢的自我放逐,都与传统的流浪模式划清了界限,发生了质变,有着明显的现代特征。精神漂泊本来就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产物,主要在精神层面上展开,表现为精神上的漂泊感、迷惘感、虚无感,荒诞感,心灵上的无可归依感。余华在创作中把这种精神漂泊表现为心灵上的追寻与逃亡、精神上的虚无与荒诞,而且其中蕴含了现代世纪末情绪。恐惧成为了心灵追寻与逃亡的充分条件,而绝望则是精神虚无与荒诞的一副面孔。余华的流浪意识体现在其自身,就是精神探索。精神探索也是一种精神流浪,但较之精神漂泊,更为主动自发。余华就是在自由的前提之下开始了精神探索的旅程,他自由的灵魂无所羁绊地远行流浪。进入了流浪的世界,也就意味着要忍受孤独,孤独是精神探索者无法摆脱的精神旅程。同时,在流浪的过程中,焦虑成为了精神探索的一种形式,余华通过对焦虑的叙述来表达对生存的思索,对生命本体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