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视阈下的流浪意识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精神探索者,余华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着一个无所适从的现实世界,目睹了时代给当代人造成的精神危机,因而展开了自己的探索,精神流浪在寻找和追求的道路上。流浪,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历经千百年的沉淀,已经内化为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具有显而易见的原型意义。余华在面临文化断裂的情形之下,产生了迷惘感、无根感,由此生成了流浪意识。而这个时期,随着西方现代主义的渗入,余华的流浪意识深受其影响,他的流浪意识呈现出了现代主义的特征。余华的流浪意识折射在其创作中,呈现出了两种形态:一种是作为显性流浪的行为游移;一种是作为隐性流浪的精神漂泊。行为游移是本意上的流浪,也就是出门远行,表现为与属己的生存场的分离。在余华的创作中,这种外在的流浪形式体现在四种类型上:旅行流浪、英雄流浪、生存流浪和自我放逐。四种类型的流浪统统彰显了现代性特征,无论是非理性的旅行流浪、异化的英雄流浪,还是颓废的生存流浪、狂欢的自我放逐,都与传统的流浪模式划清了界限,发生了质变,有着明显的现代特征。精神漂泊本来就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产物,主要在精神层面上展开,表现为精神上的漂泊感、迷惘感、虚无感,荒诞感,心灵上的无可归依感。余华在创作中把这种精神漂泊表现为心灵上的追寻与逃亡、精神上的虚无与荒诞,而且其中蕴含了现代世纪末情绪。恐惧成为了心灵追寻与逃亡的充分条件,而绝望则是精神虚无与荒诞的一副面孔。余华的流浪意识体现在其自身,就是精神探索。精神探索也是一种精神流浪,但较之精神漂泊,更为主动自发。余华就是在自由的前提之下开始了精神探索的旅程,他自由的灵魂无所羁绊地远行流浪。进入了流浪的世界,也就意味着要忍受孤独,孤独是精神探索者无法摆脱的精神旅程。同时,在流浪的过程中,焦虑成为了精神探索的一种形式,余华通过对焦虑的叙述来表达对生存的思索,对生命本体的追问。
其他文献
北洋军阀是产生于清末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袁世凯就是这个集团的总头子。从1912年起至1928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袁世凯虽然死去,北洋军阀集团也发生了分裂,但相继控制北京政府实权的
烟叶的内在品质是决定烟叶可用性的重要基础,而烤后烟叶中残留的蛋白质会影响卷烟的吸食品质,进而影响烟叶的内在品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水解酶能
“青春美文作家”乔叶的散文声音和谐,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多变,辞格多种多样,语言清新优美,感悟独特深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她已经出版的十二部散文集为研究对象,在汉语修辞
自2002年“就业导向”理念提出以来,已有十个年头。学校职业教育发展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一些实践困惑,如就业与升学的矛盾、职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就业功能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语文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的缺失,阐述了地方文化资源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并探析了如何将地方文化纳入高职语文课堂。
现代化信息不断传播,信息技术取得突出的应用,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对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有更高的要求,使用电气智能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行业
<正> 一、引言模糊控制建立在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Lotfi.A.Zadeh博士为处理人的思维中普遍存在的模糊性,提出了模糊集理论。该理论以模糊集合、语言变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一个长久性的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中小企业的问题。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是发酵食品生产及贮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然副产物,于2007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为2A类致癌物,普遍存在于酒精饮料、发酵调味品和
对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中的标签个数估计进行改进,采用动态调整机制,使标签个数估计式系数自动调整,解决阅读器下一个查询周期应该使用的帧时隙长度的问题。针对实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