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健脾活血泄浊法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益肾健脾活血泄浊法配合rHuEPO(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用63例病人,均为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诊断为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西药rHuEPO对照组和中药联合rHuEPO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量rHuEPO(50u/k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铁剂、优质低蛋白饮食及其它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健脾活血泄浊中药汤剂(100ml,日二次口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肾功能、贫血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观察时间均为8周。   观察指标及方法: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每4周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肾功能,治疗前和用药结束后第一天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相关中医症状等变化,定期填写临床观察表。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adit分析。   结果:   1.治疗组:显效16例(50.0%),有效11例(34.4%),无效5例(15.6%),总有效率84.37%;对照组:显效5例(16.1%),有效15例(48.4%),无效11例(35.5%),总有效率64.5%,两组间总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   2.治疗组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后,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RBC(红细胞计数)都较治疗前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于第8周Hb、Hct、RBC接近目标值,对照组仍有较大差距,在第8周两组间上述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血肌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尿素氮、血肌酐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4.在中医相关临床症状改善上,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症状积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少纳差,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5.在营养指标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水平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中药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6.安全性分析:本方药对患者的肝功能无不良影响,肾功能、血常规较治疗前有好转,在本方临床应用过程中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过敏现象,以上说明益肾健脾活血泄浊汤剂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说明益肾健脾活血泄浊法在治疗肾性贫血过程中,可以使rHuEPO的作用增强,很快纠正患者的贫血状态,缩短疗程;改善肾功能,减慢肾性贫血的进展;提高血浆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相关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以全身的关节滑膜炎症为主,以人体四肢小关节(如手、腕等)反复出现慢性、对称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