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固定正畸矫治后下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相关性因素,为预防固定正畸矫治后下前牙区出现黑三角提供理论依据,尽量减少固定正畸矫治后黑三角的发生率。方法:根据治疗前后的口内照片选取固定正畸矫治完成后下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50例做为病例组,矫治完成后下前牙区未出现黑三角的73例做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有治疗前后的口内照片、治疗前的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完整的治疗前的模型以及保存完好的治疗病例。头颅侧位片测量治疗前患者的矢状骨面型、垂直骨面型、下前牙的唇倾度;治疗前的模型测量下前牙的拥挤度、牙龈角度、牙冠的宽度以及牙冠的长度;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时间及患者的矫治方案(是否拔牙)。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且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对无序分类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对以上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找出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结果:1、计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的治疗时间为26.29±10.301月,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21.97±7.354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矫治前的MP-FH为33.306±7.3972度,对照组矫治前的MP-FH为30.368±6.5470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矫治前下切牙唇倾度的L1-MP角、L1-NB角、L1-NB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牙冠形态的牙冠宽度、牙冠长度、牙冠宽度/牙冠长度,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牙龈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无序分类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对无序分类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拔牙患者30例,非拔牙患者20例,对照组拔牙患者19例,不拔牙患者54例,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Ⅱ类骨面型28例,非Ⅱ类骨面型22例,对照组Ⅱ类骨面型26例,非Ⅱ类骨面型4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等级资料的单因素统计结果对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将年龄分为小于16岁、16~25岁及25~32岁进行秩和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拥挤度分为不拥挤、Ⅰ°拥挤(<4mm)、Ⅱ°拥挤(4~8mm)、Ⅲ°拥挤(>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相关因素再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年龄及拥挤度与黑三角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下前牙的拥挤度是固定正畸矫治后下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相关性因素,下前牙的拥挤度越大,矫治完成后发生黑三角的可能性越大。2、初始矫治时的年龄是固定正畸矫治后下前牙区出现黑三角的相关性因素,初始矫治时的年龄越大,矫治完成后发生黑三角的可能性越大。3、矫治时间、拔牙、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单因素分析时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时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可能会对固定正畸后下前牙区出现黑三角有影响,但其影响程度相对比较小。4、下颌中切牙的唇倾度、牙龈角度及下颌中切牙的牙冠形态对固定正畸矫治后下切牙区出现黑三角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