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兔不同病变期膝骨性关节炎IL-1β、MMP-3、MMP-13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56只体重2.5 kg左右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早期给药组,早期模型组,中期给药组,中期模型组,晚期给药组,晚期模型组,每组8只。模型组及实验组均按改良hulth法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实验组给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8周,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8周。早、中、晚三期分别在造模后4、8、12周开始灌胃。每组均在灌胃8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关节软骨进行HE染色。用ELISA法检测血清、滑膜组织、关节液中IL-1β、MMP-3含量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MP-13含量的表达。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ankin’s评分:早、中、晚期给药组低于早、中、晚期模型组(P<0.05)。血清、滑膜组织、关节液中IL-1β的浓度:早、中、晚期给药组均低于早、中、晚模型组(P<0.05)。血清、滑膜组织、关节液中MMP-3的浓度:早、中、晚期给药组均低于早、中、晚模型组(P<0.05)。滑膜组织中MMP-13阳性细胞率:早、中、晚期给药组小于早、中、晚期模型组(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对兔膝骨性关节炎早、中、晚期软骨退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可能是通过降低IL-1β,MMP-3,MMP-13的表达,从而抑制膝骨性关节炎时软骨细胞的破坏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