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世界人口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国内外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繁多复杂,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其结果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在理论上及实践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alvasculardisease,ICVD)患者的基本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其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做进一步的探讨。
研究方法:1.统计描述1991-2004年我院3558例ICVD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平均住院日、入院诊断和脑梗死分类等概况。
2.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种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ICVD类型中的分布。
3.分析主要血脂成分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并提出对策。
4.分析15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描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颈动脉斑块与各相关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和饮酒等)的关系。
结果:1.3558例患者平均年龄61.38±11.86岁;其中男性2028例(57.0%),平均年龄60.89±11.19岁;女性1530例(43.0%),平均年龄63.87±12.58岁;6l一70岁间患者最多,共1338例(37.6%)。入院诊断脑梗死2846例(80.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12例(20.0%)。284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脑栓塞413例(15.0%)、脑血栓形成455例(16.0%)、腔隙性脑梗死1708例(60.0%)、270例(9.0%)无法明确脑梗死的性质。
2.本组患者中ICVD相关危险因素按出现频率的高低依次为颈动脉粥样硬化(86.5%)、高血压(59.0%)、高脂血症(45.0%)、吸烟(32.0%)、CVD家族史(23.1%)、糖尿病(17.0%)、酗酒(11.8%)、心房纤颤(7.0%)、心肌梗死(5.4%)。342例(9.6%)患者未发现任何与ICVD有关的危险因素。
3.主要血脂成分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包括:尽管血脂成分的总平均水平在男女两性间差异不大,但年龄组间及随年龄变化的程度却存在明显差别。血清TC、TG和LDL-C均表现出低年龄组(50岁和50岁以下)时女性的平均水平低于男性,而高年龄组(50岁以上)时,女性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的双相性特征。血脂水平和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和年代的推移呈逐步上升趋势。
4.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1583例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1369例(86.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以颈总动脉分叉处(BIF)最多见,其次是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起始部(ICA),偶可见于颈外动脉(ECA);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年龄、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增高有关;TIA组患者与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有吸烟史、糖尿病和血LDL-C增高的患者,其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发生率增高。
结论:1.本研究是以医院为基础的回顾性研究,3558例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等与亚洲地区报道的以医院为基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发病时间的分布上,本组患者没有随季节变化的趋势。
2.本组患者中ICVD相关危险因素按出现频率的高低依次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CVD家族史、糖尿病、酗酒、心房纤颤、心肌梗死等。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ICVD类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CA和VBA系统ICVD患者之间的危险因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主要血脂成分流行病学分布的特点:血脂成分的总平均水平在男女两性间差异不大,但年龄组间及随年龄变化的程度却存在明显差别。血脂水平和血脂代谢异常患病率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步上升。
4.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6.5%,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与年龄、高血压、胆固醇水平增高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年龄、高血压史、胆固醇水平相关。TIA组患者与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吸烟史、糖尿病和血LDL-C增高的患者,其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