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正成为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城市作为创新主体汇集、创新资源集聚与辐射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丰富的资源与要素集聚优势,因而有效促进城市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效率、保护并激发主体创新活力成为城市迈向创新型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的关键。产学研创新作为将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异质主体相联系的创新模式,是一个城市集聚和利用创新资源的关键主体,也是推动城市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有利于深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城市环境间交互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加强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因和动力机制研究是提升城市创新效率的有效选择。在创新成为全球经济各领域、各层次发展重要驱动力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创新效率对于城市在演进发展中快速有效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创新效率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城市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等。区别于传统合作创新在创新主体自身发展中的相对静态作用而言,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在满足城市及其微观主体高效发展、资源位边界扩大等自我成长需求的动态过程中,提供了城市可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因。由此,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对城市创新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有效模式,通过将城市中创新主体的异质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促使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更为有效地提升创新效率,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创新效率。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分析产学研内部主体间的耦合关系、协同模式等,而对于产学研系统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城市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机制等研究不足。因而,以城市系统为视角,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与拓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视角,也有利于明确城市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为城市可持续增长探索有效路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系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比较研究方法,着眼于当前存在的部分城市创新发展与产学研创新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足、产学研主体协同存在结构性错位,进而使城市整体创新效率受到制约的现实问题,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依存环境——城市为切入点,将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个具有内生动力的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在创新理论、城市经济增长理论、协同论、系统经济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进行建构,并基于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系统仿真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验证,得出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引入系统经济学核心概念“资源位”建立系统的动力性分析框架。从资源位角度来解释,城市产学研协同的微观主体不再满足于技术成果转移,而是追求共同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其深层原因则是对于自身资源位水平提升的显著需求。亦即,资源位水平的提升需求是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围绕提升资源位水平这一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探索建立促进城市产学研创新资源相对均衡配置,提高创新主体间、创新与产业间、产学研系统与城市系统间的匹配度,从而提升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率,建立激发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内生动力的机制和路径。全文以资源位变化为主线,对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运行总过程进行分析。一是以资源条件、产业水平、政策环境、服务支撑为体现的城市资源位水平,通过政策、服务、环境吸引力等多种形式实现创新资源配置传导于产学研微观主体,形成初始的主体资源位水平。二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中介之间围绕知识创造与整合,通过多种模式开展目标协同、资本协同、人才培养协同、信息协同等多领域协同创新,最终获得创新主体资源位提升和协同创新产出,并将这种成果以企业成长和城市创新进步的形式反馈到城市系统,从而为城市系统进一步作用于产学研系统奠定新的基础。三是城市系统与产学研系统在两者资源位水平交互影响的过程中,推动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如果创新主体协同不利,主体资源位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则难以实现与城市系统的有效交互作用,从而制约整个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并以大连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本文的主要结论:第一,创新主体对提升资源位水平的追求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当前研究中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因分析,通常将资源优势互补或预期收益等作为重要因素。而本文通过理论框架分析和SD模型构建在“预期收益影响协同创新实现”的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够实现存在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意愿方面,主体预期收益达成一致,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协同意愿上能够达成一致;二是在实现条件上,需要创新主体间的资源位水平相匹配。创新主体通过自身资源水平的提升实现产学研更高层次、更深度的融合,是较预期收益和资源优势互补更为深层次的协同动因。创新主体对提升资源位水平水平的追求与预期收益相结合,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从主体成长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的协同创新动力。通过模型验证,可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资源位水平的变化与协同创新的实现和创新成果的变化具有正向相关关系。第二,产学研主体资源位水平与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低造成城市创新成果外流。当前部分城市创新发展中反映出的科研成果外流、本土产业与本土创新难以衔接、本土创新成果难以支撑城市产业发展需求等现实问题,与产学研创新主体间的资源位水平难以匹配存在重要关联。在实证部分,结合大连协同创新的社会网络分析结论可见,由于重点高校院所资源位水平与企业资源位水平、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仍待提升,导致企业和产业发展难以承载科研成果、创新成果难以就地转化,进而制约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及培育新动能。第三,城市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创新主体资源位不均衡,形成协同创新的门槛。一个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大致包括政府宏观调控、城市作为开放系统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主体间的协同融合深度造成资源获取差异等影响因素。通过数据分析及城市比较分析可知,“985”、“211”等重点高校、大型企业等倾向于能够获得更多的政府资源支持;中小企业通常受制于规模难以获得普惠性政策的支持,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跨越联盟式等更高级别协同创新的门槛。如大连协同创新网络中只有少数重点高校院所和企业才能发挥关键节点作用,而且多数协同关系为单次单向关联;在资源位水平测算中也反映出这一问题,即尽管重点高校院所协同作用突出,但学研方整体资源位水平低于企业方。当然从投资角度而言投向有实力的主体能够更快的提升创新效率,这一现象存在合理性,但从城市系统的整体效率、长远发展和城市总体创新竞争力提升的角度而言,创新资源配置不均衡使得更多高校、企业难以有效参与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制约城市创新效益的最终提高。本文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一是对现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全新诠释。将当前研究中提出的追求资源互补、追求利益最大化、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压力等协同动因,进一步归结为创新主体对自身创新资源位水平提升的内在追求。同时,基于对资源位作为协同创新重要动力的分析,发现不应仅从推动主体间建立联系角度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而应从关注城市整体创新效益、关注产学研主体成长和资源位提升的角度,为产学研主体协同奠定必要基础、创造有效可能,探索建立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从而使城市创新资源在既突出重点又考虑系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合理有效配置。二是从资源位水平发展不平衡的角度解释了制约协同创新的内在原因。当前研究聚焦于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交互与转移机理等领域研究,更多建立在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资源条件相对固定的假设基础上,本文从资源位水平发展不均衡等角度解释制约协同创新的原因。三是以关注创新主体自身成长为发端,建立系统性的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分析体系。提出城市支撑系统与产学研系统相互依存、交互作用的运行机理,以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系统分析理论框架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为系统认识城市与产学研创新的协同关系、产学研主体间的协同关系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