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及其潜在欺骗性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广告已经彻底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广告的研究也就成了大众传媒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广告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多侧面地分析。库克曾说,一则广告是多种元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诸如:参与者、功能、物质、图画、音乐、社会、语言、情景、其他广告和语篇等。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现象、对于模糊表达如何理解所依赖的认知模式、以及这些模糊语如何表现出它的潜在欺骗性。本文所讲的“欺骗性”是指‘潜在’的“欺骗性”。也就是说,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不一定必然导致对消费者的欺骗。 自1965年札德出版了他的符号学著作《模糊集》后,近几十年来,全球都在研究模糊学,各种学科都来分析自己学科具有的模糊现象。这样,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如:模糊逻辑学、模糊数学、模糊语言学、模糊语用学、模糊修辞学、模糊美学等等。虽然这些学科都声称把模糊现象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但准确的说,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每个学科有自己的重点。基于哲学、语言学、认知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旨在揭示:广告语言中充满了模糊表达,这些模糊性语言很可能导致文本印象和现实之间的不符。 在中国,伍铁平先生的《模糊语言学概论》(1979)出版后,激起了人们对模糊学的广泛深入研究,现在此领域已成了学者们研究的肥沃土壤。对于模糊学的传统研究主要关注于语用学方面,象札德、雷克夫、伍铁平、张乔、陈治安等。“模糊”一词经常被混淆,因为它常常与含混、歧义、概括、模棱两可等词交替互换使用。当我们提及广告中的模糊用语时,主要是指它具备以下特征:1) 可能误导消费者。2) 这些词语的界限不明显。3) 具有难以确定的两可情形。4) 只在广告文本中出现,没有上下文语境设置。这些特征就使得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决定了它的潜在欺骗性。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广告和广告语言。广告是17世纪才开始在西方出现的。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赋予广告不同的含义。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尽全能来劝导或者说诱惑人们购买其产品或接受其服务。这样,它就成了研究的课题之一。 第二章是对以往有关广告语言和模糊学研究的回顾。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最早提出此说的是利兹(Leech),他从实用语言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对“我”的解释是:称自己。在汉语语汇中,“我”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词,故汉字输入研究中各种输入法都把“我”编为一级简码。作文理念“写自己熟悉的事”“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角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确诊为角结膜乳头状瘤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正>2015年9月18-22日,由中国史研究杂志社、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实践与经验"高层论坛,在西北师范大学和天水
程控电压控制器广泛应用于信号采集、信号测量、自动控制等系统中,程控电压控制器主要包括电压衰减器、电压放大器两大部分,通过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程控电压衰减器、程控
众所周知,军队管理工作是军队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军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