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我国北方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人均用地面积偏大,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质量差等问题。为落实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特别是农村土地整理的任务,本文以黑龙江省庆安县的薛仓村为例,阐述农村居民点整理依据的理论和技术,并对实证研究进行具体的探讨。全文共分五章,各章阐述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叙述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概念以及整理的原则;并且详细的阐述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人居环境理论、土地供给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三章薛仓村居民点现状及整理潜力分析本章介绍了薛仓村的自然、经济概况和居民点用地现状;并提出了本村的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有:土地利用率低、居民点“散、乱、差”问题严重、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内部闲置地比重高,“空心村”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以及开展本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困难;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本村的整理潜力,选择19项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从而计算其整理的潜力值为82.76。第四章薛仓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选择及可行性分析本章首先总结了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然后进行模式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本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其次对此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分析表明:整理后的经济效益年均17万元,项目总投资158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02年,而且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进一步分析了该村的整理投资方式,主要资金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筹集。第五章薛仓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对策及步骤本章提出了薛仓村居民点整理规划,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方案;进一步分析了薛仓村居民点整理工程分析,从项目的申报、调查、确立目标、任务以及规模和布局,直至开展整理工程;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最后,结论与讨论,通过本论文研究,而得到的几点认识和借鉴:通过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的同时还以为城市建设用地提供保障,其潜力也很大;整理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非常可观;可以为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制定小尺度居民点土地整理提供了参考价值;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选取不同的整理模式等。也对可继续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探讨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