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于1923年由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和语境密不可分,语言的理解依赖于它产生的环境。语境确实是正确理解语言的基础,尤其是对语言的深层含义的理解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为人们总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或者某种文化背景下使用语言表达他们特殊的情感的。随着英语教学研究地不断深化,语境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日益突显基重要性,成为许多教育家关注的焦点,英语教师们也都尝试着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语境教学方法。然而,许多人仍然对语境这个概念很陌生,常常认为语境是涉及到所有的内容。事实上,大多数语言学家和学者对语境这个问题也没有达成共识,因为他们的研究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检验语境理论。本文把语境分成了两类,即,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前者指影响语言意义的内部因素,包括字、小句、甚至段落里的句子;然而后者主要指影响语言运用的外部因素,包括人物、时间、文化和价值观。语言语境能进一步分为语音语境、语法语境、词汇语境和语义语境,关于非语言语境,能分为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在归纳国内外阅读和语境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语境法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即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根据词的结构以及上下文等相关信息来理解词意、句意从而理解全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学生仅仅通过词义来机械理解文章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上下文来弄懂全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运用能力。本文运用文献法研究了以往和现在的语境教学法相关理论,并主要采用了实验法,通过对作者所在独立学院的两个非英语专业普通班进行对比分析,来收集了有效数据。为了弄清学生们对阅读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作者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做了问卷调查,从而了解到他们在实验前后的不同情况;整个实验过程中,在试验班采用的是语境教学模式,而在控制班采用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法。两个班在前测时显示是同一水平,经过四个月的实验,两个班在后测中的整体平均成绩出现较大差异,最为明显的部分体现在仔细阅读类测试题,并且实验班的单项词汇类与综合成绩均高于控制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笔者对90名学生进行了后测,并且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证明语境化教学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从英语阅读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语境教学法能改变学生们阅读理解的方式,从原来的逐字逐词理解转化为通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语境,灵活地把握全文意思,从而减轻了学生在阅读上的压力,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实验结束后,许多学生改变了原有对阅读学习的消极看法,改善了自己的学习策略,加强了对句意的深度理解,由此提高了他们在英语上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指导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型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语境知识,以加强他们对不同语境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使语境教学继续下去,贯穿学生在整个大学英语阶段学习的全过程,真正使他们掌握这种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