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之后,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到2000年底,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但是,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原因,这些地区的脱贫速度非常缓慢,而且返贫现象严重。作为我国下一阶段的扶贫战略薄弱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研究刻不容缓。本文在中国将长期坚持开发式扶贫战略的前提下,选择中国农村综合式扶贫战略的具体实施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在对上山村的扶贫实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访问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关于贫困的理论,通过规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找出上山村的贫困原因所在。然后分析由政府主导的单纯开发式扶贫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式扶贫仍然不能使上山村彻底脱贫的真正原因。最后,引入综合式扶贫模式。对于由复杂成因而引起的民族地区的贫困,显然单一的开发式扶贫已不能解决贫困的问题。必须在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前提下,引入参与式扶贫,使上山村的扶贫走出自己的脱贫模式——上山村模式。本文认为,在现阶段,对于散杂居的少数民族农村而言,单一的扶贫模式远远不能有效地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扶贫,而必须是综合多种模式同时使用。而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研究认为,综合式扶贫比单纯开发式扶贫效果更好。所以,参与式扶贫还必须和开发式扶贫共同实施,才可以发挥综合式扶贫的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