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柳泉油田为柴达木盆地的重要研究区块,其三维地震资料已经过了多轮次的解释,基本的地质结构和断裂系统已认识较清晰。本次论文通过地震精细解释研究和小层厚度,砂泥比和孔隙度分布的编图,应用地震解释资料、钻井资料,结合小层厚度,砂泥比等资料,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理的方法和技术,对研究区内沉积相进行研究,预测各含油砂体的砂岩厚度、砂泥比等,分析其主要控制因素,为勘探和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依据。1.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对红柳泉地区的断裂展布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红柳泉地区的断裂体系是以逆断层为主、辅有少量正断层,断裂在平面上主要分为两组,即北西走向和北东走向,以北西向断裂为主,两组断裂均受红柳泉断裂和七个泉断裂的控制。2.红柳泉地区下第三系下干柴沟组共分Ⅰ、Ⅱ、Ⅲ、Ⅳ四个砂层组,34个小层,其中16#、23#小层为主力油层。各油层组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储层横向分布主要受平面沉积微相分布控制。3.砂体的含油性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发育区砂体发育,含油性较好,特别是主河道砂体的含油性较好。泛滥平原、分流问湾、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含油性较差。4.油藏类型以上倾尖灭岩性油藏为主,同时受断层、物性等因素的控制,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岩性-物性复合油藏。5.红柳泉地区的油藏储油层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而油气成藏多以泥包沙形式出现,油藏分布主要受岩性的横向变化控制,横向上复合连片,纵向上相互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