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主义想象的建构、溃塌与重建——论“中国形象”的想象传统与现代建构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中国形象”的建构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与中国现代性自我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关涉到在现代性框架下的自我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问题。本文认为,传统的天下主义想象的丧失与中心主义、文化主义传统的执迷是引发主体性“中国形象”建构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张,在现代中国自我形象的想象与建构中,除了应该对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的有关问题进行揭示与批判外,还必须警惕在中心主义与文化主义的传统心态下建构现代中国自我形象的偏颇,同时,在对西方现代世界秩序原理的批判话语中,应该引入传统中国的天下秩序原理,并通过对差异性秩序原理的比勘校雠,从中发现重建主体性自我的有效资源。  论文的第一章以空间感知作为传统中国自我形象生成的重要源头,从分析中国古人的“中心—四方”空间感知入手,由此展开对“中国形象”想象传统的梳理,并在其生成、发展与溃塌的历史流脉中,探讨中西双方在建构自我形象、他者形象以及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模型中的相异性问题,认为“中国形象”想象传统的基本架构,是建立在“中心—四方”的空间感知、“天圆地方”的空间想象、“禹迹”和“九州”的空间命名和“畿服”制的空间模型上的天下主义空间秩序上的,传统中国的自我形象正是在圈层形的、整体性的空间秩序中,通过对自我与他者在文化与权力的程度上进行价值区分,从而建构了包含着强烈的中心主义旨趣并具有天下主义视野的自我形象。  论文的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华夏自我与四方夷狄、华夏自我与遥远异域的“我—他”关系。通过表述他者,华夏世界确立了以文化主义为核心的自我形象,建立了非对立的等级性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形成了以文化主义为核心的天下主义的“我-他”秩序。传统中国正是在天下主义的“我-他”秩序中,建构了包含着强烈文化主义旨趣并具有天下主义视野的自我形象。  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从天下主义的空间秩序与天下主义的“我—他”秩序的溃塌入手,重点思考与梳理了传统的“中国形象”想象的溃塌过程,认为“中国形象”想象传统溃塌是从空间失序走向“我—他”关系失序。明清之际的西学东传与晚清时代的“地理大发现”颠覆了传统中国自我形象中的自我中心地位,改变了他者的边缘化空间处境;晚清时代的“条约体系”确立与现代知识分子的“文明大发现”,解构了以传统文化主义为核心的自我形象与非对立的等级性“我—他”关系。因此,现代中国的自我形象表现为:在空间秩序上从中心走向边缘,在“我—他”秩序上由文明走向野蛮,这是传统“中国形象”想象溃塌的结果,也是现代中国自我形象建构的起点。  论文的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建构现代中国自我形象的两种设计方案,即民族国家的“中国形象”与文化他者的“中国形象”。民族国家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边缘性与危机性的空间感知上,形成了民族国家的空间意识与启蒙主义的时间忧患,并在时间进步的观念下表现出回归中心主义的自我期待;文化他者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跨文化比较的“我—他”关系上,通过建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中国形象”,一方面对西方“中国形象”进行反拨与重建,另一方面以文化主义的自我形象参与到西方现代性自我反思的话语谱系中,成为了现代西方文化的虚幻他者。  在论文的结语部分,笔者尝试提出以天下主义为核心的自我形象设计方案。“天下主义”是一个在对“中国形象”想象传统进行梳理的前提下,抽象与提炼出来的主体性自我形象设计方案,它在空间秩序上具有超越民族国家空间局限的整体性全球视野,在“我—他”秩序上具有超越二元对立的非对立性关系视野;不仅能够缓解对中心主义与文化主义的自我迷恋,同时还具备了包容与关怀、理解与同情他者的心灵格局。本文主张在全球化的空间境遇与现代性的时间境遇中,将“天下主义”作为一种对民族国家政治认同具有补充性意义与升华性意义的价值与理想。
其他文献
本文以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中文读本》(1841)为基础,参考包尔腾的《散语四十章》(1877)、十七世纪屈大均所撰的《广东新语》(1687)以及二十世纪孔仲南的《广东俗语考》(1933)
两宋时期是笔记创作的鼎盛时期,由於统治者推行崇文轻武政策,宋代学术气氛活跃,为宋代笔记文写作创造了有利的人文环境。随着苏轼、王安石等名士加入笔记文写作的队伍,出现了一批
柏桦曾经活跃于八十年代,近期又成为了诗坛上备受关注的诗人,论文试图将柏桦诗歌创作的三十年作为宏观的研究对象,深入探究柏桦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试图展现一个柏桦诗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