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季度增速经历了一个“V”型的下降和反弹轨迹,在2010年第一季度达到最高点,之后出现了长达16个季度的下滑态势。对于此轮经济增速下滑,一些学者认为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结构性减速主要来源于两大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服务化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减速,人口结构的变化结束了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构性减速又称为系统性减速,是一种长期趋势。外在的能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持续强化,依靠传统高投资和高投入驱动的高速经济增长,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国民福利的提升要求经济增速不能太慢,理论上的适度经济增长是存在的。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结构性减速发生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上,进而不利于国民福利的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因此,在“结构性减速”背景下,研究如何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内容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总结。第二章为理论部分,首先,对结构性减速进行定义;然后建立了引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对人均GDP进行因素分解,分解出了3个结构性因素,分别是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了反映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又对劳动生产率分三次产业进行了分解;最后,利用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3个结构性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三章描述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风险,主要分析了经济增长减速的结构性因素。第四章,首先阐述了适度经济增长的内涵,其本质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潜在经济增长;然后分析了结构性因素对资本和劳动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传统模型存在的缺陷,改进了索洛增长核算模型;最后基于改进之后的模型,测算了中国2015-2025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根据本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结论:(1)低效的产业结构将严重削弱整体效率的提升,长期内会造成经济增长乏力。(2)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供给减少,未必会降低潜在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3)受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未来资本增速会降低,提高资本效率是关键。(4)技术进步是驱动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5)在2015-202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可把握在以6.5%为中线的适度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