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园铁矿床属于华北地台重要的铁矿集区之一—冀东—密怀矿集区,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变质型(BIF)矿床。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钻探施工和室内岩相学、矿相学研究,深入阐述了桑园铁矿的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并结合地面磁测及井中物探的资料,对矿区深部及周边进行成矿预测。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桑园铁矿赋存于太古宇密云群大漕组,矿区出露的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辉石斜长片麻岩、石榴辉石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及磁铁石英岩。矿区构造发育较弱,多为一些局部小褶皱和小断层,它们对矿体的形态和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北东向展布,变化较稳定。矿石主要为磁铁石英岩,具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或片麻状构造。矿床整体上位于高岭-西恒河大型复式向斜的东南翼,其空间分布受该复式向斜控制。2、矿层产状与围岩一致,其空间分布受地层层位控制。矿床形成时代为中太古代,成矿年龄大于2800Ma,矿床经历了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矿层顶、底板围岩普遍发育石榴石化,深红色的石榴子石富集成明显的条带状,可作为钻探工程预见矿或过矿的参考标志。3、桑园铁矿的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变质型,成矿环境为远离火山活动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海盆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活动。矿床的成矿模式为:海底火山活动喷出的富含铁质和硅质的热液,在上升性洋流作用下运移到浅部,Fe2+被氧化沉淀形成铁质层,而海水化学平衡的改变导致硅质的沉淀形成硅质层。矿石条带状构造的形成可能与周期性的上升流有关,而海底火山活动的多旋回性造成矿体具有多层性。4、地面磁测的成果显示,桑园铁矿区东南侧磁异常明显,预测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井中磁测的结果,以ZK170-1钻孔为例,△Z曲线负张口,△T’曲线正张口,△H⊥与△H//矢量向线簇较短,反映矿区深部的找矿潜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