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冲击下人体头颈部动态仿真及损伤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ica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安全气囊、安全带等被动性安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随着安全气囊使用的增加,安全气囊本身对乘员造成伤害的事故数量也在增加。在各种形式的交通事故损伤中,脊椎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其中颈椎是主要的损伤部位。目前关于安全气囊冲击下人体颈部损伤的研究主要以假人碰撞实验为主,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假人模型的仿生度存在不足,不能表现出真实的人体响应,从而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影响产品的工作性能。因此通过仿真研究安全气囊冲击下乘员颈部的动态响应和损伤机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研究汽车前碰撞下安全气囊展开过程中对人体颈部的影响,分析了颈部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机理。首先基于真实的人体解剖结构建立三维头颈部模型。模型主要包括:头骨、椎骨、椎间盘、关节、韧带和肌肉等组织结构。然后基于颈椎节段屈伸实验数据和志愿者前碰撞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建立了安全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速度为56 km/h的前碰撞下安全气囊与人体头颈部模型碰撞的三维动态仿真。首先,进行不同起爆时间下(10 ms、20 ms、30 ms、40 ms)安全气囊与头颈部的碰撞仿真,通过头颈部的受力分析可得,在10 ms、20 ms、30 ms的起爆时间下,颈部损伤值均低于准则规定的阈值,安全气囊起到了保护乘员的作用,而当起爆时间为40 ms时,安全气囊没有完全展开,颈部在高温高速气体的冲击下发生损伤。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皮质骨、松质骨、纤维环、髓核以及韧带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其可能发生的损伤进行了预测。然后,研究相同起爆时间下安全气囊不同展开角度(21°、24°、27°、30°)对颈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颈部损伤值随着展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安全气囊的展开角度对颈部损伤影响不大。综上所述,本文建立了高仿生度的人体头颈部模型,实现了汽车前碰撞下头颈部模型与安全气囊碰撞的动态仿真,有助于减少汽车碰撞实验的成本,对汽车安全性设计及乘员颈部损伤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基于循证结果,分析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遵循量表构建原则,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我国成人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量化评估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量化工具对患者的脱管风险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提示医护人员关注高危拔管人群,并及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防范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科学全面地指导临床气管插管方面的护理操作规范与标准的制定,提高护理安
部分预混燃烧形式由于其较为清洁稳定而在实际燃烧装置中被广泛应用。随着当量比的增加,火焰中气相多环芳烃会逐渐向固相碳烟颗粒转变,从而出现碳烟初生。而火焰中的局部碳氧比是碳烟初生的一个重要参数,另外,在碳烟初生区域通常存在激发态自由基产生的化学发光,因此对火焰中局部碳氧比和相关自由基开展研究对理解和控制碳烟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乙烯部分预混火焰为研究对象,对火焰中的激发态自由基和局部碳氧比进行了模
随着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由简单任务走向更复杂的任务。人与物体交互关系检测便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高层次的任务,该任务是计算机理解图像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计算机理解真实场景的基础,其在人机交互、公共安全、智能问答等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人与物体交互关系检测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针对现有的主流二阶段方法需要单独的目标检测器,特
受执行器的尺寸和重量的物理限制,已开发的灵巧手很难同时获得快速运动和高指尖力的优秀性能。近年来采用混合驱动的机械手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混合驱动是指灵巧手同一关节采用两套系统传动和驱动,以实现灵巧手兼有高速与高握持力的能力。混合驱动灵巧手核心问题是消除两套驱动传动系统的耦合影响同时保证尺寸精巧与结构轻量。现有的混合驱动灵巧手往往驱动部件复杂且配件过多,传动和解耦结构需要占用腕部空间,同时自由度较少导致
为应对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型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利用困难,聚光集热装置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吸收器是太阳能集热器光热转换的核心部件,其光热性能直接影响着发电效率。腔体吸收器结构稳定、制造简易、维护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但其光热转换效率不够高,吸收面上的辐射热损失导致了吸收器的热性能较差,所以其性能有待优化。
增材制造与形状记忆高分子的结合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聚醚醚酮材料作为一种耐高温、抗辐射、耐腐蚀、机械性能良好的形状记忆高分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其具有很高的模量和熔融温度,聚醚醚酮在增材制造工艺上的技术难度与成型失败率也很大。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都关注于聚醚醚酮成型样件的力学表现,很少有学者结合制造工艺与结构设计对其形状记忆性能展开研究。作为一种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为研究夏末秋初芜湖城市内河水质波动原因,在综合考虑河段周边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源排放等因素的基础上,论文选择芜湖三条代表性城市内河河段(中央城河段、汇成河段、中山南路河段)作为研究对象,布设了18个监测断面,分析了pH、溶解氧(DO)、电导率(EC)、氨氮(NH3-N)和总磷(TP)以及叶绿素a(Chla)等水质指标,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试了微生物群落,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物体识别技术涉及数字图像处理、测量分析、模式识别等多学科领域。近十几年来,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物流、目标识别与锁定、身份识别、智能家居等民用和军用领域。然而,目前的物体识别多数基于二维图像信息识别,其识别功能存在大的缺陷,如误判等,因此,基于物体三维信息的识别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是后续识别的基础。结构光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式等特点,场景适用性较强。本文将三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具有块体材料所没有的优秀的光电性质,是前沿片上集成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具有直接带隙的单层TMDs材料的电子跃迁发生在位于二维六方布里渊区边缘的简并的±K点处。加上由于单层TMDs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性质,能带中的+K和-K两个简并的能谷有着相反的贝里曲率(Berry Curvature),从而对
静电加速度计是重力卫星的关键载荷之一,主要用于测量卫星在轨受到的非保守力引起的加速度。静电加速度计敏感探头采用多对电极分布设计,可同步实现六个自由度的测量,其中基于共同极板来实现一个平动和一个扭转自由度的检测和控制。为了降低上述扭转对平动自由度的耦合,保障平动自由度的测量精度,本文针对静电加速度计平动和扭转自由度的耦合机理和抑制方法开展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针对由加速度计检测、控制和读取电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