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次有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用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的一个潜在威胁。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引发的环境问题将十分严重。目前,珠江下游尚未建立起整体的防止污染应急反应体系,自身的应急反应能力比较薄弱,更缺乏高效快速反应的预警预报机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系统研发工作。
本文深入总结了国内外在环境污染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进展与现状;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分类、特点、危害及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应用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预警应急系统等理论和技术,针对珠江下游三角洲河网的特点,研究开发了“珠江下游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系统”。
该系统在综合分析各类事故污染物性质的基础上,本着简单明了、偏安全的原则,分析讨论各类污染物的综合降解系数与排放方式的快速设置方法;以珠江下游发生Cd2+污染事故为算例,在数模计算技术上实现了事故污染物在感潮河网迁移传输的快速模拟,在5~10min内提出各水厂取水口的预警时间与影响时间;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文条件下、不同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在计算机系统建设上,除具有一般的GIS功能外,还可以通过与数模预测结果的交互,从而对下游自来水厂取水安全提出快速预警信息,并实现污染物迁移传输的时序动态模拟。
实例证明,利用计算机系统和数模计算技术建立预警预报系统是一种切实可行、快速有效的环境管理科学手段,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管理中将提供更强有力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