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亚波长介质光栅的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模共振滤光片具有很好的光谱性质,带宽窄、衍射率高和大范围的高旁带抑制率。并且结构简单,只有两层或三层,所以一直是光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基于亚波长介质光栅结构的导模共振滤光片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对导模共振滤光片进行设计和仿真计算,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计算导模共振滤光片结构的电磁场分布,并基于电磁场分布对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特性进行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两种基本的计算分析理论:严格耦合波理论和等效介质理论。基于布儒斯特减反射条件,设计了主动调控的波长可调导模共振滤光片。通过改变入射角来调控共振峰位置,从而在可见光范围内,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大范围波长可调谐的导模共振滤光片。2、基于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等效波导模型,分析了结构和材料的精致对称性以及材料折射率对导模共振滤光片光谱响应的影响。经过计算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结构对称性对导模共振滤光片反射谱线的旁带抑制率有影响,且材料折射率对导模共振滤光片在可见光范围内所得到的共振峰个数有影响。从而更快更好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导模共振滤光片。3、改变入射角,计算相应角度下导模共振滤光片的光谱响应,得出了共振波长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半波宽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基于有限时域差分法,计算了可见光范围内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电磁场分布,并基于各种情况下的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磁场分布,分析导模共振滤光片的特性。本研究所设计的可见光范围内波长可调谐的导模共振滤光片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光栅层夹在两个折射率为1.56的BaK5玻璃基底之间,材料折射率精细对称,仅通过改变入射角便可调节导模共振滤光片的共振峰位置,从而实现主动调控,主动调控范围从491nm到690nm,可达到200nm;(2)改变入射角,不会影响导模共振滤光片的反射谱线的优良特性。随着入射角的改变,其反射谱线依然保持接近100%的反射率、小于0.56nm的带宽、350nm到900nm的旁带抑制范围以及几乎为0%的旁带反射率,可以满足大部分滤光片应用的要求。
其他文献
由日本学者T.Asai和T.Yoshida提出的关于群同态个数与群阶关系的猜想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本学位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问题进行探讨.首先,我们具体建立无限循环群
电力系统利用红外诊断技术对现场拍摄的大量红外图像进行检测,将拍摄者、拍摄时间和地点等信息无损嵌入到对应红外图像中进行隐藏。需要的时候将信息提取出来,可确保图像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电气设备红外图像,结合可逆信息隐藏技术,对可逆算法进行改进,用以提高电气设备红外图像的嵌入能力。基于像素值排序(Pixel-value-ordering,PVO)的可逆
目的观察双清平化方(SPHD)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胰腺组织病理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AKT(p-AKT)、插头转录因子1(FOXO1)及磷
立体匹配技术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在三维重建、智能机器人导航、公共安全、航空勘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近几年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在语音、文本、人脸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在图像特征提取方面效果甚好。本文鉴于深度学习能够提取抽象特征和自己学习的能力,决定将深度学习运用到立体匹配任务以此提高了视差图的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传
目的:以赪桐的根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以下研究:1.研究赪桐根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95%乙醇部位提取液的抗炎作用,并确定抗炎作用有效部位及其作用机制;2.建
研究背景侵袭性曲霉病(IA)是重症免疫受损个体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随着骨髓移植、实体器官移植的蓬勃发展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免疫抑制人群逐渐增多,侵
第一部分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疼痛行为学评估[目的]评价在雌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胫骨内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清洁级雌性成年Spr
狂犬病(Rabies)是一种被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RABV属于嗜神经病毒,其病理症状主要为致死性的脑炎,出现发病症状后致死率接近100%,目前缺少有效的
本文在斯蒂格勒的理论视阈下,将文学文本视为第三持存来进行研究。今天的这个时代可以被叫做数字信息时代,命名的逻辑是对技术特征的描述。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正在发生着全
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差分收敛法(Difference Converging Method,DCM)中的微分思想,从双核分子R线系跃迁能量的经典表达形式出发,推导获得了仅需11条精确的R支跃迁谱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