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关于宫颈癌发病因素很多,但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通过手术、放化疗可以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还有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并且部分患者复发后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虽然生物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免疫疗效不明确,这可能与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免疫抑制细胞有关。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而使机体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但具体的免疫抑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仍是宫颈癌研究的关键点。 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髓系来源的细胞群体,属于未成熟的髓样细胞,在病理状态下,未成熟髓样细胞分化受阻,而在病变部位及免疫器官内大量聚集并活化,负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低下,促进疾病的发展和恶化。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DSCs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肿瘤患者体内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CD73也称为5胞外核苷酸酶,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于细胞膜上,相关研究证实CD73在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CD73能够使AMP去磷酸化而成为腺苷,腺苷积聚增多,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是重要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对免疫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 然而在宫颈癌的病程进展中,MDSCs在机体中是否募集、是否参与了宫颈癌的免疫抑制功能尚不清楚,MDSCs介导的免疫抑制作用与CD73的表达是否有关,在国内外未见报道,需相关研究得以证实,本实验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MDSCs在宫颈癌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目的: 本研究检测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G-MDSCs(粒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M-MDSCs(单核细胞样髓源抑制细胞)的比例变化和两群MDSCs上CD7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DSCs比例变化及其CD7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探讨CD73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宫颈癌组: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病区住院的宫颈癌患者37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7.2岁,经宫颈活检及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并确定其分化程度、病理分期,临床分期,其中鳞癌23例,腺癌14例;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临床分期标准,Ⅰ期11例,Ⅱ期16例,Ⅲ-Ⅳ期10例;低分化16例,中高分化21例;淋巴结转移13例,无淋巴结转移24例,宫颈癌患者均为初治者,术前均无放化疗史。健康对照组: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21例进行对照,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5.4岁。 2.标本收集及实验方法:真空采血管采集37例宫颈癌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27例Ⅰ期、Ⅱ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外周静脉血及2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3-5ml,并轻轻摇匀,防止凝血。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相应的抗体,以CD11b+CD14-为G-MDSCs标志物,以CD11b+CD14+为M-MDSCs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G-MDSCs、M-MDSCs的比例变化及两群MDSCs上CD73的表达水平。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行相关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G-MDSCs、M-MDSCs的比例均高于健康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宫颈癌患者术后外周血中G-MDSCs、M-MDSCs的比例均低于术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G-MDSCs比例变化与临床特征无关(P>0.05);患者外周血中M-MDSCs比例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呈线性相关:临床分期越高,M-MDSCs表达水平越高。 4.CD73在宫颈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G-MDSCs上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73在患者外周血中M-MDSCs上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G-MDSCs上CD7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外周血中M-MDSCs上CD73的表达水平低于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G-MDSCs上CD73的表达与临床特征无关(P>0.05);患者外周血中M-MDSCs上CD7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呈线性相关:临床分期越高,M-MDSCs上CD73表达水平越高;患者外周血中M-MDSCs上CD73的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 结论: 1.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G-MDSCs、M-MDSCs比例均增高,提示G-MDSCs、M-MDSCs可能均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2.手术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及M-MDSCs上CD73的表达均降低,提示肿瘤负荷降低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 3.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M-MDSCs的比例增高与病情进展有关,促进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4.CD73可能参与M-MDSCs介导的肿瘤免疫逃逸,是M-MDSCs发挥免疫抑制的重要分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