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侧的“killer turn”已经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学者们经过不懈努力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腘绳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股骨侧“锐角效应”,以及如何减小“锐角效应”。本文提出一种复合固定技术,应用皮质外固定方法在股骨侧固定移植物,骨道用一种可吸收的界面螺钉封闭,可以牢固固定移植物,并且减少移植物受到存在于股骨隧道边缘的“锐角效应”的损伤;一种骨道技术,通过增加骨道与股骨髁间窝侧壁夹角以及对骨道边缘进行打磨处理来减小移植物与骨道边缘的摩擦,从而减小“锐角效应”。本文将通过动物模型试验来探讨这两种减小“锐角效应”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生物力学特性,来指导临床更进一步的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选用80个猪膝关节,在-20℃进行新鲜冷冻,并且在试验前12小时在室温下解冻。去掉肌肉和软组织,完整去除胫骨近端。股骨标本随机的分到8个不同的研究组,每组有10个标本。应用猪的屈趾肌腱作为游离的移植韧带来模拟腘绳肌腱。移植物取下来立即放在-20℃下储藏。所有移植物在使用前12小时在室温下融化,并且在制备和力学测试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保持湿润,将其编织成直径8mm的移植物,重建后交叉韧带。应用352N与正中矢状面大致呈15°夹角(生理状态下的大致大小与方向)、与冠状面呈90°夹角的负荷作用来牵拉移植物。第一部分:a)应用EndoButton来固定移植物完成单纯皮质外固定;应用8mm界面螺钉并且螺钉分别从前上方和后下方固定移植物来完成单纯界面螺钉固定;应用一枚小于骨道直径1mm的界面螺钉联合EndoButton来完成复合固定,对上述各组应用压敏片来测量移植物与骨道边缘之间的压强来评价移植物磨损作用的大小,压强值越大表示磨损作用越大;b)为生物力学试验,利用CSS-44020生物力学仪测量比较单纯皮质外固定技术、单纯界面螺钉固定技术和复合固定技术的屈服负荷(移植物发生明显延长变形的负荷),用来表示固定的坚固程度。第二部分:基于第一分部的研究,应用上述复合固定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建立骨道与股骨髁间窝侧壁的夹角分别为80°、90°、100°,并对骨道边缘进行打磨处理,同样通过压敏片计算的压强值来评价移植物的磨损程度,对移植物应用的负荷作用与第一部分相同。所得数据应用完全随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均数两两比较的student-newman-keuls multiple range test检验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来评价。从而证明能否通过复合固定技术以及骨道技术来减小“锐角效应”,以及复合固定技术能否为移植物提供足够坚固的固定。结果:所有样品均未损坏,股骨髁未发生骨折,移植物未发生断裂,界面螺钉及EndoButton均未损坏。第一部分显示:单纯皮质外固定组、单纯界面螺钉前上方固定组、单纯界面螺钉后下方固定组以及复合固定组之间各组压强值(F=32.37,P<0.01)及屈服负荷(F=9.47,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做两两比较的Q检验得出:复合固定技术组压强值(3.28±0.22 Mpa)小于单纯界面螺钉组并且小于单纯皮质外固定技术组(4.28±0.28 Mpa),而单纯界面螺钉各组中后下方界面螺钉固定组压强值(3.22±0.13 Mpa)小于前上方固定组(3.49±0.27 Mpa)。复合固定技术组的屈服负荷(470±55N)比单纯皮质外固定技术组(387±22 N)及单纯界面螺钉固定组强(439±29 N、418±19 N)。第二部分显示:骨道与股骨髁间窝侧壁夹角呈80°,90°及100°各组压强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8.20,P<0.01)。进一步做两两比较的Q检验得出:100°组压强值(3.55±0.21 Mpa)明显小于其他两组,而90°组的压强值(3.81±0.19 Mpa)又小于80°组压强值(4.12±0.21 Mpa)。并且,骨道边缘未经打磨组与经打磨组压强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097)。打磨组的压强值(3.29±0.19 Mpa)明显低于未打磨组(3.55±0.21 Mpa)。结论:应用小号界面螺钉联合皮质外固定的复合固定技术以及增加骨道与股骨髁间窝侧壁夹角和打磨骨道边缘的骨道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可以减小其股骨侧的“锐角效应”,并且复合固定技术固定强度大于单纯皮质外固定及单纯界面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