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过滤对地表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许多地区饮用水水源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氨氮、有机物等微量污染物的污染。但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将其有效去除,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不能得到确实的保证。利用微生物处理微污染水的生物过滤工艺备受关注。本文重点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填料、不同有机物浓度、不同溶解氧浓度等因素下生物法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实验主要以小试装置为研究载体,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在10-15℃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和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95%以上;当温度介于4-10℃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仍可以达到40%以上,去除效果较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当温度为3℃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和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均不高,其中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去除率约为25%,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率约为15%。同时,本课题在上述两种类型的生物滤池的基础上,研究了原水中有机物、溶解氧浓度等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等对生物滤池除氨氮的影响较为明显,高溶解氧利于生物量及生物活性的提高,利于低温时期生物过滤作用对氨氮的去除。
其他文献
鸭球虫(Duck coccidia)隶属于顶复器门(Apicomplex)、孢子虫纲(Sporozoasid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艾美耳科(Eimeriidae)的4个属(Genus),即艾美耳属(Eimeria)、温扬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湖南省感染巨细胞病毒婴幼儿临床病毒分离及流行病学调查;HCMV包膜糖蛋白B(gB)基因型分析;临床分离株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分析。(一)将临床有症状,HCMV DN
摘要:随着各种新媒体产生和新技术大量的使用,如: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和成熟。网上阅卷、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将新媒体新技术很好地融入到教学改革中,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让教师更好地面对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微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