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已被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阿司匹林的一、二级预防作用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然而相当一部分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仍复发甚至多次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 AR)现象。患者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减少临床动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称为临床阿司匹林抵抗,通过实验室方法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未得到有效抑制,称为生化阿司匹林抵抗。以往研究显示,存在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再发缺血性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阿司匹林抵抗的原因仍未完全清楚,可能有临床因素、细胞因素、基因因素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是脑梗死病因分型的主要类型,发生率、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尤其是复发患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更高,复发次数越多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因此,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复发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阿司匹林抵抗在复发性脑梗死中所起的作用及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临床因素,目前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课题拟探讨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的临床因素,希望为今后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方案、进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目的:探讨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既往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d)且服用时间满足一个月及以上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共407例,分初发组和复发组,初发组216例,复发组191例,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Pag)及临床特征。复发组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各亚组间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腹围、既往病史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吸烟史、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 CSS)评分;并于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1、初发组AR发生率为5.09%,ASR发生率为16.67%,AS发生率为78.24%,复发组AR发生率为12.57%,ASR发生率为30.37%,AS发生率为57.06%,复发组与初发组间ARASRAS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组体重指数(BMI)、腹围、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AR)人数比例均大于初发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组与初发组的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入院的卒中量表(CSS)评分均成正相关。4、复发组患者中,ARASRAS三组间比较,AR组的性别构成以男性居多,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年龄、体重指数、腹围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5、复发组患者中,AR组与ASR组、AS组相比,糖尿病、高脂血症、过量饮酒患者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过量饮酒与AR的发生有相关性。6、复发组患者中,ARASRAS三组间比较,AR组的入院CSS评分、HCY、FIB、Ga2+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测指标在组间无显著性差异。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与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R有关。结论:1、复发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组患者,提示阿司匹林抵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与初发组比较,复发组CSS评分更高,病情更重。初发组AA诱导的Pag、复发组AA诱导的Pag均与CSS评分成正相关,CSS评分越高,即病情越重,AA诱导的Pag就越高,提示急性期病情轻重与血小板的活跃程度有关。2、糖尿病、高脂血症可能为复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临床影响因素,改善血脂、调节血糖不仅降低卒中风险,而且可能助于逆转阿司匹林抵抗状态。3、临床工作中,对于那些规律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如果仍发生或复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应考虑到阿司匹林抵抗的可能,这种情况下可以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选择最佳的抗血小板药物,同时科学管理糖尿病、高脂血症,采取综合、全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