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经历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理论上来说,政府的宏观调控应该是促成这种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研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1978年至2012年以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本文以Solow残差来代表经济增长,其目的是使实证过程更具有经济意义。经济总量由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来决定。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从而让经济形成新的供求均衡,最终使经济总量达到新的水平。而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则是影响总供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如果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则产出总量会随之增加。因此,与简单的GDP增长率相比,Solow残差更适合用来研究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统计意义上来说,Solow残差从GDP增长率中剔除了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因此,Solow残差度量的是不受生产要素投入量影响的那部分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和Solow残差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以及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针对Solow残差所做的研究,以及针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所进行的研究。本章的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介绍与本文相关的基础理论。首先介绍了与Solow增长模型相关的理论,简要描述了从生产函数中推导出Solow残差的过程,并概括了Solow残差的经济意义。然后介绍了与货币政策有关的理论,主要用AD-AS和IS-LM模型来说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总量,以及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第三章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以Solow模型的生产函数为回归方程形式,对1978年至2012年的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回归估计,从估计结果中获取了Solow残差。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利用Granger检验,证明了货币供应量和Solow残差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第四章主要研究货币供应量与Solow残差之间的短期关系。实证方法主要是对VAR模型进行回归估计,以及脉冲响应分析。本章的实证结果显示,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对Solow残差有显著的影响,而Solow残差对货币供应量却没有显著影响。另外,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引起Solow残差的上升。该实证结果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调控作用。第五章主要关注货币供应量和Solow残差之间的长期关系。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Solow残差之间存在长期内的协整关系。从协整方程中可以看到,在长期内,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Solow残差之间的协整关系是正相关的。接下来通过方差分解得出,货币供应量在长期内虽然能够影响Solow残差,但作用效果较小。第六章为结论和政策建议。首先对全文的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然后根据本文结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使用Solow残差作为度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而不是直接使用GDP增长率。使用Solow残差进行实证研究有以下两点优越性:第一,Solow残差中不含有生产要素投入量这一因素,剔除了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使计量过程更加准确和严谨。第二,Solow残差具有特殊的经济意义,在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Solow残差一直被经济学家当做一个“黑盒”来加以分析,期望从中得知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