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情绪反应性与情绪调节是情绪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一个人在童年早期与重要他人依恋互动行为中形成的稳定而特殊的依恋类型会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持续影响其情绪反应与情绪调节方式。焦虑型依恋作为一种非安全型依恋,通常被看作是造成个体情绪困扰和情绪调节不良的重要风险因素。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内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情绪产生和情绪调节两个层面对焦虑型与安全型依恋个体的情绪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实验一使用问卷法和实验法考察依恋焦虑水平与情绪反应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问卷的结果分析发现,国内大学生依恋焦虑水平与情绪反应性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焦虑型依恋大学生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情绪反应性。通过情绪图片评分任务发现,焦虑型依恋大学生在物理—社交(浪漫)刺激下情绪反应性都较高,在面对物理刺激时焦虑型依恋大学生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情绪反应性与问卷得出的结果相符合;而在社交(浪漫)情绪刺激下,两组依恋类型大学生情绪反应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安全型依恋大学生在社交(浪漫)情绪刺激下的情绪反应性显著高于在物理刺激下的情绪反应性。实验二采用的是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任务,以混合实验设计的方法,考察安全型与焦虑型依恋大学生在低强度物理和社交(浪漫)刺激下使用认知重评和注意转移两种策略调节负性情绪的选择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两种依恋类型使用特定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情绪效果差异。结果发现,在两种不同类型低强度情绪刺激下,安全型依恋大学生都更多的选择认知重评策略来调节情绪,而焦虑型依恋大学生则更多的选择注意转移策略来调节情绪,尤其是在低强度社交(浪漫)刺激下安全型依恋大学生选择认知重评策略百分比显著高于焦虑型依恋大学生选择认知重评策略的百分比;且依恋安全型大学生在低强度物理负性刺激下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情绪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在社交(浪漫)负性情绪刺激下选择认知重评策略的百分比。另外在对依恋安全与依恋焦虑大学生使用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效果分析发现,在两组被试间的调节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认知重评与注意转移两种策略间的调节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换言之,在两种低强度的情绪刺激下,相对于使用注意转移策略,两组被试在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后都报告称产生更少的负性情绪体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国内大学生的情绪反应性与依恋焦虑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依恋焦虑水平越高,情绪反应性也越高。焦虑型依恋大学生在不同类型情绪刺激(物理、社交)下的情绪反应性都较高,且在物理情绪刺激下的情绪反应性高于依恋安全型大学生的情绪反应性。安全型依恋大学生在社交(浪漫)情绪刺激下表现出的情绪反应性水平高于在物理情绪刺激下的情绪反应性;(2)在两种低强度负性情绪刺激(物理、社交)下,焦虑型依恋大学生都更多的选择注意转移策略调节负性情绪,而依恋安全个体则更偏向于选择认知重评策略,尤其在低强度社交(浪漫)情绪刺激下,依恋焦虑型大学生比依恋安全型大学生更少选择认知重评策略;(3)在低强度的负性情绪刺激下,安全型与焦虑型依恋大学生选择认知重评策略调节情绪的效果优于使用注意转移策略调节情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