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自然储藏和种质库保存条件下易丧失种子活力。筛选大豆耐储藏种质、研究耐性遗传是选育耐储藏品种的基础,但较其他作物而言,大豆种子耐储藏性相关研究仍较少。本研究分别利用江淮大豆优异育种资源群体375份材料与2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临河粉青豆×蒙8206、正阳黄豆×蒙8206,分别含有104、126个家系)进行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试验。自然老化处理利用在活动种质库储藏32-44个月的种子(2011、2012年收获),人工老化试验则利用新收获(2014年)的种子。进一步通过发芽相关性状揭示江淮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种子耐储藏性的遗传变异,筛选耐性材料;同时利用已有分子标记数据和遗传图谱,分别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连锁定位研究大豆耐储藏性的遗传特点,发掘重要QTL位点,为进一步研究与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预实验确定最佳的人工老化条件为45±1℃和95±1%RH处理5天,确定了发芽率(GR)、正常苗率(NSR)、豆苗全长(WSL)、豆苗茎长(SL)、豆苗根长(RL)、豆苗鲜重(FW)、豆苗干重(DW)为储藏性鉴定指标。375份种质储藏了44个月、32个月后种子的平均发芽率分别为40.77%和88.60%,变幅分别为0.00%-100.00%、30.77%-100.00%,遗传率分别为 87.62%、71.48%。人工老化后的相对发芽率为25.08%,变幅分别为0.00%-95.56%,遗传率为94.22%,表明供试材料在自然老化和人工老化条件下耐储藏性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从中筛选出31份和25份分别在自然和人工老化处理下表现耐储藏的优良材料,其中L070-3、L079-3、L172-2、L177-5等在两种处理下都表现耐性。2.经PLINK V1.07筛选出均匀分布于20条染色体的SNP标记,运用ADMIXTURE V1.23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将375和328份材料构成的育种种质群体都分为3个亚群。运用TASSEL 5.0软件基于61788个和62279个SNP标记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前两个主成分可将该群体分为3个亚群。通过混合线性模型MLM_PCA+K对发茅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log10P≥3显著性水平下,自然老化下7个发芽相关性状关联到100和148个标记,检测到40个和46个QTL位点(区段),其中2011年供试材料的发芽率和正常苗率检测5和4个QTL,2012年的发芽率和正常苗率检测12和11个QTL。人工老化下关联到431个标记,共检测到101个QTL位点,其中相对发芽率13个QTL,相对正常苗率15个QTL。两种老化方法共同检测到的QTL位点有76个,分别分布在1、3、4、7、8、9、10、11、13、15、16、18、20号染色体上,其中9号、11号、13号、17号、18号和20号染色体检测到位点和标记较多。3.LM6和ZM6两个重组自交家系储藏32个月后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79.60%和79.87%。变幅分别为38.78%-100.00%和43.04%-100.00%,发芽率的遗传率分别为53.27%和56.76%。人工老化后LM6和ZM6的平均相对发芽率为25.62%和14.37%。变幅分别为0.00%-76.20%和0.00%-90.70%,遗传率为89.13%和83.80%。人工老化处理的种子活力总体比江淮育种种质群体差。利用LM6、ZM6重组自交家系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应用Win QTLCartographerVER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自然和人工老化下7个发芽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LM6自然老化下共定位到33个位点,其中发芽率检测到4个QTL,qGR-5-2的LOD值最大,为5.07,表型贡献率为15.05%,是控制该性状的主效QTL;人工老化相对发芽相关性状定位到23个位点,相对发茅率检测到5个QTL,qrGR-17-2的LOD值最大为8.65,比较稳定,贡献率为22.64%,可以认为是控制该性状的主效QTL。ZM6自然老化下共定位到17个位点,发芽率检测到3个QTL,qGR-5-1的LOD值最大,为6.64,贡献率为16.76%;人工老化的相对发芽性状定位到21个位点,相对发茅率检测到3个QTL,qrGR-18-1的LOD值最大为6.61,贡献率为16.03%。两种老化方法下有16个QTL位点共同检测到,主要分布在5、17和18号染色体上。结合关联定位结果,还发现在3、4、10、13、14、15、17、20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些共同位点,例如在17号染色体的9645326 bp-11356351 bp区段共同检测到4个QTL,分别2014年人工老化的qrRL-17-2、LM6人工老化下qGR-17-1、qSL-17-2、qWSL-17-2,其中qrRL-1 7-2位点区段检测到较多标记,qWSL-17-2的LOD较高为4.4,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15.08%。综上,大豆耐储藏性受许多QTL控制,需进一步研究基于全基因组QTL信息的分子育种方法;少数效应相对较大、稳定表现的QTL可用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