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加快,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合问题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催生了以农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一、第二产业转型。我国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微信、QQ等网络社交媒体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村转移人口也加入了网络社交媒体使用者行列,其城市生活、工作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观点认为技术进步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而不利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加快,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合问题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催生了以农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一、第二产业转型。我国互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微信、QQ等网络社交媒体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村转移人口也加入了网络社交媒体使用者行列,其城市生活、工作都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观点认为技术进步有利于高技能劳动者,而不利于低技能劳动者,本文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媒体对农村转移人口的技能偏向效应和城市融合的影响,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完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能丰富城市融合理论研究,加快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借助网络社交媒体等现代技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网络社交媒体对农村转移人口技能偏向效应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研究技能偏向效应的影响。掌握了网络社交媒体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合的内在机制后,本文将农村转移人口基于网络社交媒体构建的网络分为“整合型”社会网络和“跨越型”社会网络,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序次逻辑回归模型,研究网络社交媒体产生的技能偏向效应对农村转移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城市融合的作用。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农村转移人口相比于城镇人口,属于低技能劳动力,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社交媒体产生的技能偏向效应也作用与农村转移人口内部。从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看,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于劳动者的就业数量产生替代效应,对就业质量产生互补效应。即随着智能化水平提升,网络社交媒体的使用降低了对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时间的需求,而增加了对农村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地,研究发现:“跨越型社会网络”能促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合水平,而“整合型社会网络”会产生阻碍作用,但是当前“跨越型社会网络”的建立尚不发达。网络社交媒体对城市融合各维度的影响并不均衡,现阶段网络社交媒体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是对农村转移人口的“经济融合”和“文化融合”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本文从个体、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由于亲社会行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始终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旨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再次检验智力和心理理论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同时以往研究很少有关注道德认同和正念在智力以及心理理论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从这一个新的角度探究智力和亲社会行为以及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希望能丰富已有的研究。方法: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的方法收集到大学生数据共512人(27%
意大利裔美国女作家卡罗尔·马索投身文学创作,硕果颇丰。她创造性地将不同体裁结合,以实验派风格闻名。《鬼舞》作为马索的处女作,是一部备受推崇的作品,小说涉及都灵、维恩两个移民家庭,表现美国身份属性建构的主题。女主人公瓦妮莎·都灵是移民家庭的第三代成员,她以非线性方式,讲述她在家庭破裂后努力重构生活的经历,故事中也体现了她的家人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美国社会、构建自我身份属性的过程。本文从跨文化适应的视角
婚姻关系将两个男女联系在一起,由他们繁育后代,由此人类社会得以生生不息,得以传承。婚姻关系的变化,体现着经济之发展、社会观念之演变、妇女地位之变换,可以说,婚姻的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本文力图借由对文献、史料的翻译、分析、研究,追溯千年前那个神奇而又伟大的古罗马社会,分析其无夫权婚姻的缔结与罗马妇女地位的提升。另外,无夫权婚姻中,罗马民法对夫妻人身、财产关系规定得非常详细、全面,笔者希望对其的考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由此出现了留守青少年这一群体。对于留守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和行为监控,他们在身心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潜在危险,尤其是产生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同样,由于父母外出,与父母见面时间有限,缺乏情感交流,留守青少年也存在着更多的受欺负的可能性。作为一种青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同伴经历,受欺负是个体外化问题行为的重要预测源。研究表明,受到同
调节匹配理论认为,当人们追求目标的方式与当前的调节取向一致时,会产生一种“正确感”,这种体验会对个体的动机,情感体验、评价态度、任务绩效等产生一种增强效应。调节匹配分为基于调节焦点的匹配和基于调节模式的匹配两种。以往研究发现基于调节焦点的调节匹配能够提高决策者的建议采纳程度,但在建议采纳领域对基于调节模式的调节匹配关注较少。因此探究基于调节模式的调节匹配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调节匹配
形声字在书面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听障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书面汉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接触各种形声字,声符作为形声字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对形声字的加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听力损失程度、听觉辅助设备、听力语言康复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听障学生在形声字加工过程中既表现出了与健听学生的共通之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征。对听障和健听学生形声字声符及整字语义加工的特点进行研究,既能够发现听障学生形声字语义加工的规律,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家庭结构模式转变为“2+2”的同时,诞生了同胞关系这一新的家庭成员关系。社会联结理论认为,拥有积极同胞关系的个体会将同胞视为支持者和陪伴者,对个体适应今后的发展、降低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同胞接纳是形成积极同胞关系的前提,因此,对同胞接纳影响因素的探究至关重要。有研究者指出,第二胎诞生后,头胎儿童可能
作为最受欢迎的华裔美国女作家之一,谭恩美常常在其作品中谈到中美两国的文化和中国家庭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母亲形象大都丰富、坚强有反抗精神,而父亲形象则缺失、单一甚至固化。本文选取她的五部作品,包括《喜福会》、《灶神之妻》、《灵感女孩》、《接骨师之女》和《奇幻山谷》,从东方主义以及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的视角解读其作品中作品的三类父亲形象,包括中国父亲、美国父亲和华裔父亲。本文试图分析各类父亲形象的特征,
国际法上的传统捕鱼权主要以习惯国际法的形式存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群岛水域制度中也有所提及。在习惯国际法上,综合相关国际判例和国家实践可以得出,传统捕鱼权一方面得以承认、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相应的限制、约束和管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置的不同水域制度中,群岛水域制度明文规定沿海国应尊重和保护传统捕鱼权,在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习惯国际法上的传统捕鱼制度仍然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从法理上说
玛吉·皮尔斯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时间边缘上的女人》是当代女性主义乌托邦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并在原本属于男性的科幻小说领域扩展了女性主义视角。这部小说将女性主义与时空旅行这一科幻元素相结合,描述了一个贫困的墨西哥裔美国妇女康妮通过穿梭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未来时空重新认识她所处社会的反乌托邦性质并奋起反抗的故事。本文从福柯的权力与身体理论出发,从生育,外貌和精神病学这三方面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