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电子反应的新型锂/镍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507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二次电池在便携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已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依赖于电极材料每单位质量所能转移的电子数,多电子反应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电池在研究与应用中的瓶颈,为进一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研究开发高能量密度的多电子反应电极材料和新型多价金属离子电池,对满足未来大规模储能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多电子转移机制,我们一方面研究多价金属氧化物作为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采用表面碳包覆和结构设计等方法进行改性优化;另一方面,我们成功首次探索出一种可工作的二次有机镍离子电池,深入探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及储能机理。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锆石型钙钛矿结构的稀土偏钒酸盐CeVO3,晶体结构为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由于铈独特的电子结构和钒的高价态,具有作为电极材料的潜力。通过溶胶凝胶法,我们成功地合成了CeVO3材料并首次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X射线衍射图谱(XRD)和精修结果表明,CeVO3的晶体结构具有稳定的框架和良好的锂离子迁移路径。然而,由于氧化物的电子电导率普遍较低,CeVO3的可逆容量不高且倍率性能较差。为了提高CeVO3的电化学性能,我们以蔗糖作为碳源,成功制备了碳包覆的CeVO3/C样品。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晶体表面包覆的非晶碳层有效抑制了颗粒生长并增加了样品的整体电导率,碳包覆后的CeVO3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扩散系数都增加了一个数量级,并且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通过原位XRD测试,我们发现CeVO3的反应机理与常规金属氧化物不同,是较为罕见的插层反应,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体积变化极小,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第二,Pnma空间群的过渡金属氧化物Li3Fe(MoO4)3不仅具有三维框架晶体结构,而且Mo和Fe可提供多个氧化价态,因此可以作为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我们利用甘氨酸辅助溶胶-凝胶燃烧法,在较低温条件下快速合成了具有珊瑚状纳米多孔结构的Li3Fe(MoO4)3样品,并首次研究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其中,Li3Fe(MoO4)3蓬松多孔的结构设计有助于缓冲循环过程中材料的体积膨胀,从而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得益于充放电过程中实现的多电子反应,Li3Fe(MoO4)3在100 m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具有988.2 m Ah g-1的高可逆容量。同时,Li3Fe(MoO4)3电极还具有出色的循环性能,即使在45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622 m Ah g-1的稳定容量。通过循环伏安法(CV)测试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我们发现高氧化态的Fe3+和Mo6+在放电至0.01 V后被完全还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利用原位XRD技术,我们详细分析了Li3Fe(MoO4)3在充放电过程中复杂的反应机理。此外,Li3Fe(MoO4)3负极与商用正极组装成的全电池不仅可实际工作,而且具备良好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第三,多价金属离子电池作为最有望实现“超越锂电”的新型电池,在近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Ni2+与Li+具有相近的性质,镍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二次电池,开发有机镍离子电池能提高电压窗口和扩宽电极材料选择范围。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有机电解液和高效的储镍正极材料,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有机镍离子电池的相关研究报道。经过不断研究尝试,我们成功配得一种合适的醚基镍离子电池电解液,并首次开发出一种可工作的二次有机镍离子电池,其中Li3V2(PO4)3和泡沫镍分别作为正极和负极材料。该电池在1C的速率下可以表现出124 m 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并具有稳定的循环性能,在循环50次后仍可保持高达84%的容量。此外,通过多项实验测试分析,我们证明了Ni2+离子确实可以在正极材料中可逆地嵌入和脱出,而并非类似电容效应吸附在电极表面。最后,利用原位XRD技术和结构精修技术,我们对循环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具体结构变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这项研究成果将为探索有机镍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第四,在前一个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发现NASCION型聚阴离子化合物Na3V2(PO4)3也可作为镍离子电池正极,并研究对比了该材料在水系和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之下,由于水系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离子迁移率,Na3V2(PO4)3正极在水系电解液中有着较低的极化和更好的倍率循环性能。然而由于Na3V2(PO4)3在水系环境中并不稳定,电池容量呈现快速衰减的趋势,长循环稳定性较差。而使用有机电解液的Na3V2(PO4)3正极不仅具有更高容量,而且在循环稳定性上有着碾压性的优势,在1C电流下循环1000圈仍能正常工作且具有高达67.2%的容量保持率,这说明在有机体系下的Na3V2(PO4)3正极能发挥更好的性能。为了进一步研究Na3V2(PO4)3正极的性能,我们通过倍率CV和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测试发现,电池容量基本由扩散控制贡献,循环过程的镍离子扩散系数在10-13到10-11cm~2s-1之间。最后,通过原位XRD技术详分析了Na3V2(PO4)3的反应机理和确定了嵌镍产物的结构信息,再次验证了镍离子可以作为载流子在宿主材料中可逆脱嵌,进一步证实了“摇椅式”镍离子电池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海洋生物污损对海洋工业和海事活动具有深刻影响。使用依赖于防污剂释放的杀生型防污涂料是有效的污损防治方法,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有机硅的污损脱附型涂层(FRCs)因具有低表面能、低弹性模量和表面光滑等特性,使污损生物在其表面不易粘附或附着不牢,仅通过物理作用即可达到防污目的,其环境友好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以往有机硅FRCs对基底的粘附强度弱、力学性能差以及缺乏污损阻抗能力,这限制了其广
学位
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来源更加丰富且分布广泛,被认为有希望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未来社会的能源支柱。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半透明等优点,与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形成良好互补。然而目前距离其商业化生产还很遥远,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和环境稳定性。n型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种廉价的阴极界面,受制于溶液加工方法,
学位
噪音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世界性问题,特别是中低频噪音,具有影响范围广、实际危害大且难以被吸声材料控制的特点。目前,采用多孔材料吸声仍是治理噪音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耐候性好、耐火度高、安全无毒且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在治理噪音污染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其吸声性能较其他材质的多孔吸声材料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中低频范围),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利用陶瓷本身的
学位
血管生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上生物材料调控血管生成策略集中于力学性能仿生以及生化物质装载和释放等,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生物电信号作为有机体中广泛存在的物理线索,对于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的通讯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外源电刺激能有效的调控血管生成。然而,目前生物材料电学特性对于血管生成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压电材料作为无毒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经极
学位
长余辉材料能够暂时存储吸收的激发能量,在移除激发光源后其发光仍然可以维持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是几天,通常也被比作“光学电池”。长余辉材料以其难以取代的独特优势如“免原位激发”、发光寿命长、无生物自体荧光干扰等,在生物医学、光学信息存储以及全天候催化产氢等新兴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是光电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长余辉材料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如紫外长余辉材料和近红外激活离子种类有限、激发
学位
碳气凝胶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如超低密度、优良的导电性、化学稳定性等,因而在储能、催化、吸附分离、和压力传感等诸多领域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中,可压缩碳气凝胶因其良好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柔性碳气凝胶一般由特定的柔性结构单元如石墨烯、碳纳米管(CNT)、弹性聚合物构建得到。这些柔性碳材料在可穿戴的压力和应变传感器、柔性显示器、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电子皮肤等
学位
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dry reforming of methane,DRM)技术是一种有前景的CO2减排和减缓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该技术能够产生合适比例的合成气(H2+CO),可用于费托合成生产长链烃和有工业价值的含氧化学品。负载型镍基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金属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在DRM反应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但镍基催化剂在DRM反应中容易发生烧结和积碳,这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原因。因
学位
稀土掺杂纳米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具有发射谱线窄、发光稳定性好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三维立体显示、超分辨成像、微纳激光器和信息防伪等新兴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离子优异的上转换发光性质源于其独特的4f电子结构,具有大量分立的能级,它们之间的辐射跃迁提供了丰富的发光谱线。在通常的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得可见和近紫外波段的上转换发光。近年来纳米基质合成得到迅速发展,为稀土离子光学调控提供
学位
金属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生命安全、造成环境污染等。金属表面的化学转化膜和涂覆的有机涂层是金属材料腐蚀防护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当前,常用的金属基材中,碳钢表面的磷化处理面临污染大,耗时长,耗能高等问题,铝合金表面的钛锆化学转化膜存在耐腐蚀性能弱的缺陷。此外,金属基材表面的水性防腐涂料受制于成膜机制,在成膜过程中形成微孔、缩孔等缺陷,使其耐腐蚀性能下降,达不到设计的防腐要求。针对上述问题
学位
黑莓(Blackberry)又称露莓,是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的一种灌木。多糖是黑莓果实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但目前关于黑莓多糖的精细结构解析、提取与改性对多糖产生的影响及黑莓多糖结构与其降血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尚不清楚。本论文首先研究了提取溶剂对黑莓多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影响;其次探究了黑莓多糖分子量对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消化及酵解特性的影响;再综合应用化学和现代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