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大港沈家铺油田为例,论述了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成果,结合各种开发资料,揭示多层非均质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了对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和现场实践。沈家铺油田位于黄骅凹陷孔店构造带南区,主要生产层位为下第三系孔店组孔一段枣V油组,油藏具有油层层数多(平均31.1m/11.2层),油稠(地下原油粘度932.78mPa.s)的特点,是典型的多层非均质油藏。该油田于1973年发现,于1998年正式投入注水开发,先后开发了官128、官109-1等区块。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沈家铺油田油藏描述成果,刻画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剩余油挖潜的全过程。本文共由10章组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油藏精细描述,注水开发几个关键问题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及现场实践。论文取得的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应用油层综合对比技术、三维地震解释技术、水平切片技术、储层约束反演等技术,完成了精细构造解释;同时开展储层非均质性及微观孔隙结构研究,分析了层内、层间、平面不同质量储层差异,为开发调整并取得良好的调整效果奠定了基础。2、首次提出并建立圆形和窄条形储层连通程度的预测计算方法,可以指导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开发井网的优化调整。3、提出并建立了水驱后储层孔喉半径预测计算方法,为开发后期封堵强水淹层提供了理论依据。4、提出并确定注水倍数与井距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了一种计算注水突进强度的理论公式,为水淹层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5、揭示了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富集规律,并通过对沈家铺油田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和开发规律研究,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在不同开发阶段剩余油挖潜的开发方式,可指导同类油藏挖潜。课题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实现了该油田连续6年稳产高产的效果,为同类油藏开发调整及措施挖潜提供了成功实例。